AI智慧闯校园,未来教育开启新纪元
3月8日消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方公众号“首都教育”发布消息称,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校将启动AI(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 这一举措无疑将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教育改革显得尤为及时和必要。通过普及AI知识,不仅能增强学生们的科技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这不仅是一次教育方式的变革,更是对未来社会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
上述中提出,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校将启动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教育项目,确保每年至少提供8课时的教学,以实现对中小学生的全面覆盖。
学校可以单独设立人工智能课程,也可以将其融入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等课程中进行教学。
北京市计划分批重点培养100位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专业名师以及1000位骨干教师,以期辐射带动所有任课教师。对于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教学成果评选、职称评审、绩效保障等方面将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倾斜。 这一举措无疑为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通过集中资源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此外,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机制也体现了对教育创新和专业成长的重视,有助于激发更多教师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其实早在之前,广州市教育局就已经发布了相关通知,明确指出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广州11个区内的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将实施新的课程计划。 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广州市教育部门对于教学改革的决心,也意味着全市范围内的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无疑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此次改革能够顺利推进,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课程计划》整合了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同时,广州把人工智能作为地方课程加入到课程计划里,并在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合理分配课时。
更早之前,韩国教育部宣布,为了应对对多元化教学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计划从2025年起在中小学校推广使用人工智能(AI)数字教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6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