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突破医学界难题,实现亚洲首例猪肾移植,患者神奇下床活动
3月12日消息,今日,“西京医院”公众号发布文章指出,近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异种移植领域再度实现重要突破,成功完成了亚洲首例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到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异种肾脏移植手术。
近日,一例备受关注的异种器官移植手术成功实施,医疗团队将经过多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移植至一名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手术过程中,当移植肾脏重新获得血液供应时,其颜色迅速转为健康的红色,并开始正常分泌尿液。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医学领域在解决器官短缺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伦理和技术层面来看,此次手术不仅展现了生物技术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人类接受更多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了可能性。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关于安全性、伦理边界以及长期效果的诸多疑问。例如,如何确保此类移植不会引发免疫排斥或潜在的病毒传播风险?此外,尽管手术初期结果令人鼓舞,但长期存活率和患者的健康状况仍需持续观察。 无论如何,这次手术无疑为无数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提醒我们,科学的进步需要兼顾创新与谨慎,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伦理和公众接受度。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让更多的生命因此受益。
截至目前,术后第六天,多基因编辑猪肾在患者体内表现稳定,血肌酐指标已恢复至正常范围,患者已能下床行走。
据了解,此次手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自主实施,为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
西京医院在异种移植领域的持续突破再次引起广泛关注。继今年1月7日完成国际首例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体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手术后,该团队近期又取得了新的临床进展。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异种移植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还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疗法问世,从而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这一系列成就展示了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强大实力与潜力,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伦理边界和技术应用范围的深入讨论。如何平衡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据悉,患者是一名69岁女子,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药物服用史已有30多年。
8年前,再次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目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仅有肾脏移植和透析两种。
鉴于该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症,并且是肾移植高致敏患者,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配型肾源,因此只能依靠每周三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并发症。三年前曾发生脑梗,随后又不幸遭遇心梗,这使得其病情愈发严重。
据西京医院泌尿外科秦卫军主任透露,异种肾移植的实施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项技术不依赖于人类供肾的数量,大大拓宽了可供移植的肾源范围,使得更多处于绝望边缘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有机会获得及时治疗。
目前处于移植初期阶段,接下来,团队将密切监测受者与移植肾脏的各项状态指标,同时参照前期制定的预案,全力以赴应对免疫排斥、凝血异常以及病原感染等挑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9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