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星际之门!大航跃迁一号火箭引擎成功试车
3月18日获悉,近日,国内可回收商业火箭企业大航跃迁携手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共同完成了跃迁一号可重复使用火箭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与控制系统联合热试车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试车重点在于检验二级飞行时序,同时对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二次启动、推力调节等关键功能进行了全面考核。此外,还对发动机控制器、节能管理单元以及测发控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充分验证。
经过全面的试车测试与数据分析,这款发动机的表现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其各个组件运行稳定,性能优异。同时,控制系统的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展现了卓越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这不仅标志着研发团队在技术创新上的又一突破,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我的看法是,这一成果充分体现了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样的技术突破无疑增强了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创新项目涌现,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此次试车的发动机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发,是一款高性能的可重复使用发动机,专为跃迁一号可复用火箭的飞行试验设计。目前,该发动机已完成所有研制工作,并通过了可靠性测试,完全满足飞行试验的各项要求。
据介绍,试车控制系统由大航跃迁自主研制,包括发动机控制器(火石一号)、节能管理单元、测发控系统等。
其中,发动机控制器集成了推力控制、供配电以及时序控制等核心功能,其独特的三模热备份冗余架构进一步保障了运行的可靠性。这一设计不仅显著降低了故障风险,还为复杂环境下的稳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节能管理单元在实现节能与消能目标上表现出色,为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 测控系统的双冗余热备份方案,则从另一个维度强化了整体性能,这种高可靠性与容错能力的设计理念,无疑为未来技术发展树立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标杆。在我看来,这样的技术创新不仅是对传统模式的突破,更是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标准的重要一步。它不仅体现了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深耕,也彰显了其对于用户需求和安全性能的高度重视。在当前追求高效与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解决方案,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发展潜力。
试车结果显示,跃迁一号火箭主动力发动机与控制系统协同配合取得圆满成功,这为我国首款采用“筷子夹”塔架回收技术的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跃迁一号的首次发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大航跃迁于24年3月正式运营,以“地面捕获+智能控制”为特色,打造低成本、高可靠、可复用的运载火箭,是目前国内唯一聚焦塔架式回收的民营火箭公司。
大航跃迁“筷子夹”塔架回收试验将于2024年11月正式启动,预计到2026年,第一代火箭跃迁号将实现入轨一级回收目标。
据悉,3月初,SpaceX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从得克萨斯州成功进行第八次试飞任务。这次试飞延续了SpaceX一贯的技术探索精神,展现了其在航天领域的持续创新与追求。 在我看来,“星舰”的不断试飞不仅体现了马斯克及其团队对太空探索的热情,也反映了商业航天领域正在快速崛起。尽管此前多次试飞并未全部取得圆满结果,但每一次尝试都为未来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经验。这种勇于面对失败并从中学习的态度,值得我们敬佩。同时,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星舰”未来或将承担更多重要的太空任务,为人类拓展宇宙边界提供强大助力。这不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人类梦想的一次次飞跃。
此次试飞再度完成“筷子夹火箭”的壮举,发射塔架上的大型机械臂成功捕获并回收了一级超重型助推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52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