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月球:2028开启3D打印月壤砖建房新时代
4月2日据央视报道,嫦娥八号预计将在月球南极区域实施着陆任务,并计划在月球上建造建筑物。
据了解,嫦娥八号计划在2028年前后发射,其主要任务除了在月球构建通信与能源系统外,还肩负着验证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技术的重要使命,即通过使用月壤在月球表面建造设施,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奠定基础。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嫦娥八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验证在月球上建造基础设施的技术可行性。这一任务不仅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重大进步,也展示了我们对未来太空探索和开发的雄心壮志。 在我看来,嫦娥八号的任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是对现有航天技术的一次重要检验,更是为未来可能的人类月球基地建设铺路。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月球资源,为更长远的星际探索积累宝贵经验。这一步小小的尝试,或许将成为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一大步。
吴伟仁表示:“我们现在已经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月壤打砖的机器。其原理就是把太阳能聚集起来过后,使得它把光聚好,聚焦以后,通过光纤一定的距离传输到月亮上去。月壤就可以在强光照的情况下,可能产生1400~1500度的高温。这样高温就可以把月壤融化,融化后用3D打印,打印出不同规格的大砖和小砖。不需要地上带水和其他配方配料,完全是就地取材。”
吴伟仁称,如果能成功验证月壤制砖技术,这无疑将为未来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人类在太空资源利用上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我们向着可持续的深空探索迈出了关键一步。月壤作为月球表面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潜在应用价值一直备受关注。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就地取材,减少从地球运送建筑材料的成本与风险,这对于长期的月球基地建设来说意义非凡。 此外,这也体现了全球航天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资源开发,都需要各国携手共进,共同面对挑战。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能够在月球上建立更加完善的科研设施,进一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这一成就让我们对未来的太空探索充满期待,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太空环境的保护,确保人类活动不会对月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总之,月壤制砖的成功验证将是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重要里程碑。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主要的航天强国如今都将目光投向了月球的南北极地区。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月球的两极与地球相似,同样存在极昼和极夜的现象。这种自然条件使得南极大地的一些高地上能够实现连续一百多天的日照,为人类在月球上的长期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82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