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智联: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启亿级设备新纪元
4月18日消息,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结合的成果,是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基础。
国新办今日举办经济数据例行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最新的经济增长数据。据新华社消息,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体系化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主要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数量已超过1亿台(套)。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会上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 41 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 1.5 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 3.5 万亿元。
谢存还提到,下一步,我国将尽快发布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推动“5G工业互联网”实现升级发展;全面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加速工业5G芯片、模组以及智能设备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化应用等。
据介绍,目前,高质量外网已覆盖全国97%以上的地级行政区。我国建成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持续稳定运行,二级节点已上线383个,标识注册量突破6500亿大关,服务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了14亿条工业数据,初步构建起工业模型语料库。
工信部去年 12 月印发《打造“5G + 工业互联网”512 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饼提出:到 2027 年,“5G + 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入实体经济重点行业领域,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 5 方面能力全面提升,建设 1 万个 5G 工厂,打造不少于 20 个“5G +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查询获悉,去年11月,我国公布了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其中包括南京、武汉、青岛、深圳、苏州、上海、宁波、广州、沈阳以及成都。这些城市的入选标志着我国在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名单来看,试点城市覆盖了东、中、西部多个区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均衡发展与全面布局的重视。 我个人认为,这一举措意义重大。首先,它为各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方向,通过5G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其次,这种国家级试点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其他城市乃至全球范围内类似领域的探索提供参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过程中还需关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潜在风险,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总体而言,这项政策不仅契合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为未来构建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试点城市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共同推动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关阅读:
《工信部:计划到2027年建成1万个5G智慧工厂,同时培育至少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城市。
《2024 年 5G +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首批十大试点城市名单发布,南京、武汉、青岛等入选》
《构筑工业互联网稳固基石,华为云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2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