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预测:2025年中国需求引爆半导体市场,全球扩张却独缺美国布局
4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三,ASML CFO戴厚杰提到,自2025年起,中国市场对ASML芯片生产设备的需求超出先前预期。
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ASML曾在2023年10月预计,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将在其净系统销售额中的占比下降至20%左右。然而,在最近的一次媒体电话会议中,公司高管Dassen指出,实际表现优于此前的预期。
Dassen 表示:“我们原本设定的目标是 20%,后来调整到 20% 出头。现在的走势略高于这个水平,目前看,可能已经超过 25%。”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ASML在中国市场的净系统销售收入占比依旧维持在27%,与前一季度保持一致。
Dassen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中国市场对主流芯片的需求依旧旺盛,涉及本土消费及出口两个领域。
ASML日前明确表示,目前并无计划像台积电那样将光刻机制造工厂转移至美国,以规避潜在的关税影响。这一表态无疑为当前国际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讨论增添了新的视角。 从我的角度来看,ASML的这一决定既体现了其对现有业务布局的信心,也反映了全球供应链调整背后的复杂性。台积电选择在美国设厂,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的考量。而ASML作为光刻机领域的领军企业,显然更倾向于维持现有的全球化分工模式,这或许与其技术高度依赖于多国协作有关。 不过,这也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博弈中,半导体行业该如何平衡效率与安全?尽管ASML现阶段没有搬迁计划,但未来是否会有变化仍需持续关注。毕竟,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往往比预期来得更快。
据此前报道,阿斯麦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77.42亿欧元的净销售额,这一成绩在当前汇率下约合641.13亿元人民币。从财报数据来看,公司本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54%的高水平,而净利润更是高达23.5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95.02亿元。这样的财务表现充分体现了阿斯麦在高端光刻机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其产品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不可或缺性。 在我看来,阿斯麦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与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作为关键设备供应商,阿斯麦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这也表明该公司在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方面有着卓越的能力,这为其未来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随着半导体行业需求的增长,阿斯麦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5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