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江揭秘:圆规掉头仅0.05毫米,这项黑科技让轮胎磨损不再烦恼!
6月13日消息,近来,比亚迪及其子品牌仰望和腾势推出的多款车型纷纷配备了“原地掉头”和“圆规掉头”等功能,引发了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这一功能非常实用,而质疑者则觉得这更像是技术展示。针对这些看法,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作出了解答。
赵长江表示,近期发现仍有部分网友对“圆规掉头磨胎”一事进行热议,事实上,这一问题早前已经有过相关解释。
他介绍,“圆规掉头”设计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应对用户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面临的“狭窄路段掉头”“大型车辆操作困难”以及“停车不便”等问题。
在执行“圆规掉头”操作时,车辆的两个后轮会自动调整至最大外八姿态,配合后驱双电机的智能扭矩分配技术,使轮胎由滑动摩擦转为滚动摩擦,从而显著降低轮胎磨损,提升使用寿命。 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现代汽车技术的进步,也展现了车企在细节优化上的用心。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解决传统驾驶中的损耗问题,既提升了用户的实际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环保理念。这种将科技与实用性结合的做法值得肯定,未来期待更多类似的创新应用能够普及,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和价值。
通常情况下,轮胎的使用寿命约为6万公里,而其安全花纹深度标准为6毫米。根据我们的大数据分析,有90%的用户每年都会经历类似的情况。但实际上,通过“原地掉头”造成的轮胎磨损仅为0.05毫米,甚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
这个磨损量,按三年一换胎折算,只占轮胎寿命的 2.5%。
赵长江表示,“圆规掉头”可以炫技,也很实用,是应对特殊场景的“利器”。
据了解,比亚迪的“原地掉头”“圆规掉头”主要是基于轮边电机技术实现的四轮独立驱动,以达到精确的动力和转向控制。
原地掉头:
以仰望U8为例,该车型基于易四方技术平台打造,配备了四个独立的轮边电机。在启用原地掉头功能时,车辆的一侧车轮会正向旋转,而另一侧车轮则反向旋转,从而实现以接近车身宽度为半径的原地转向效果。
轮边电机凭借强劲且精确的动力输出,能够超越轮胎与地面摩擦力的限制,完成这一过程。车辆借助感知系统采集道路状况及车辆运行状态等相关数据,传递至中央计算平台,经过算法分析后,得出每个车轮所需的具体扭矩和转速,并通过电子电气架构,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各轮边电机,从而实现精准调控。
圆规掉头:
腾势Z9GT依托于易三方平台,这是全球首个能够同时支持三电机独立驱动与后轮转向的技术平台。借助这一技术,腾势Z9GT通过锁定一个前轮,并调节另一个前轮的扭矩,同时精准控制后轮的转向角度及扭矩分配,使车辆以其中一个车轮为中心点,其余三个车轮围绕此中心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实现类似圆规的原地掉头功能。
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局限,实现了全球领先的正负10°后轮转向角度。它不仅能够精准调控左右后轮的扭矩分配,还能让后车轮根据实际需求呈现出内八或外八的姿态,从而完成复杂而精妙的转向操作。这种创新设计不仅能显著提升车辆在低速时的灵活性与高速行驶中的稳定性,还为未来的智能驾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我个人认为,这项技术代表了汽车行业在底盘控制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车辆动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后轮主动转向系统不仅能改善操控体验,还能增强行车安全性,在狭窄路段或是恶劣路况下尤其具有优势。相信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它将成为高端车型的一大卖点,并引领行业向更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783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