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逝世,文学传奇谢幕:享年86岁【新闻快报】
科技快讯中文网
12月4日最新消息,据台湾媒体及其他多家媒体报道,著名小说家琼瑶去世。
当地时间12月4日下午1点22分,著名作家琼瑶在家中安详离世,救护人员到场时已确认其没有呼吸和心跳,享年86岁。 琼瑶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作为华语文学界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不仅深受读者喜爱,而且对整个华语文化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琼瑶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在无数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琼瑶的离世不仅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也是所有热爱她作品的人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
此外,琼瑶的遗书已经公开。
遗书全文:
“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
“翩然”是我最钟爱的两个字,它们象征着“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既优雅又“轻盈”。我挣脱了逐渐使我感到痛苦的束缚,如同“翩然”化作雪花一般飞向天空!
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于死亡的态度也逐渐从恐惧和回避转向更为开放和理性的讨论。面对生命的终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以更加自主的方式迎接这一人生的重要时刻。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个人对尊严与选择权的追求,更是现代社会人文关怀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传统观念与现代需求,如何在尊重生命的同时赋予人们更多的自我决定空间,成为了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通过法律、伦理以及医疗手段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每个人都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命的终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自主。
当人们步入老年,往往会经历一段漫长且痛苦的阶段,包括身体机能的衰弱、退化,以及各种疾病的侵袭,随之而来的是频繁出入医院,接受各种治疗,直至最终无法治愈。这一过程有时会持续数年,对于终将离世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折磨。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甚至可能需要依赖插管等医疗手段维持生命,长期卧床不起,成为所谓的“卧床老人”。我曾亲眼目睹过这种悲惨的状况。这样的死亡方式是我所不愿见到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反思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否真正满足了人们对尊严和舒适度的需求。尽管科技进步使许多疾病得以治疗,延长了寿命,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持人的尊严与舒适。社会应更加重视临终关怀,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支持和心理慰藉,确保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能够得到尊重和关爱,而不是仅仅关注延长生命长度,忽视了生命质量的提升。此外,提高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识和接受度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关乎个人的选择权,更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11月27日,她曾在社交账号上发文悼念亡夫平鑫涛,贴出他当时在病榻上和花葬的照片,并附上小诗叹曰“不如归去”。
近年较少更新动态的她,在今年86岁生日时在脸书上表示,由于身体不适,希望逐渐淡出社交平台。然而,时隔7个月后的11月27日,她再次发文表达对已故丈夫平鑫涛的深切思念。
在《忆亡夫》小诗中,琼瑶写道:“不如归去,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两个世界,几许痴迷,几载的离散,欲诉相思。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听那杜鹃,在林中轻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啊,不如归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7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