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与网络虚假事件的较量:公安网安部门实施坚决处置
2月15日消息,据公安部网安局透露,近日有网民为了获取流量,利用AI技术编造虚假信息,捏造了关于四川宜宾山体滑坡灾害的时间、地点以及受灾和救灾的情况,制造了一系列谣言并在网络上传播,导致当地居民恐慌和公众质疑,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对此,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采取行动,打击这些网络谣言,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民众的生活安宁。
两起案例如下:
2025年2月9日,重庆市垫江县网民周某为了“蹭热点”赚取流量收益,使用AI工具生成了一条关于“四川滑坡事件中有一名男子笑得那么开心”的帖子,并在网上发布。这条信息是在互联网上搜索与不相关的图片、文章后编辑而成,捏造了四川凉山州美姑县发生山体滑坡事件以及当地民众面对灾情不悲反笑的谣言,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周某进行了行政处罚。 这种行为不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也严重干扰了公众对于真实信息的判断。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前所未有,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捏造事实来博取眼球。每个网民都应当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公正,共同抵制虚假信息。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加强网络监管和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二、2025年2月11日,广东深圳网民许某鑫为了吸引关注和赚取流量收益,使用AI工具生成了一条关于“四川山体滑坡”的不实信息。这条虚假消息中的灾害地点、救援情况等全部都是由AI工具虚构出来的,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这一行为导致了“四川凉山州遭遇山体滑坡”的谣言在网络上迅速扩散,扰乱了公共秩序,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对此,当地公安机关已经对许某鑫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种利用技术手段制造恐慌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健康生态,也给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焦虑。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更不应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同时,这也提醒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提高对这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公众免受虚假信息的危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83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