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账户不安全?长沙商户遭神秘盗取上千元款项
2月15日的消息,湖南警方最近公布了一起涉及二维码的盗窃案件。从事手机销售工作的赵女士发现,她的支付宝账户上出现了两条支付记录,但她本人并没有进行任何支付操作,而且她的手机一直随身携带。然而,支付宝中的资金却不知为何不翼而飞。
案发当天,赵女士的手机上收到一条陌生人的添加好友申请,对方表示有意购买手机,并在确认了型号和价格后,提出通过支付宝进行转账付款。在赵女士提供了支付宝收款码之后,对方以各种理由声称无法完成支付,随后提出要与赵女士进行视频通话,以便在线指导她如何操作。
张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在视频中打开了微信支付页面。挂断视频后,张先生没有收到任何收款通知,反而收到了两条扣款信息(一条999元、一条499元)。待张先生回过神来,发现已经被对方拉黑,于是立即报了警。
警方调查发现,赵女士被盗刷的资金已经流入广州市某便利店的账户。为了尽快破案,民警对现有线索进行了细致梳理和分析,最终锁定一个以黄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该团伙长期活跃于湖南、广东等地,专门从事通过“隔空”盗刷付款码的非法活动。
在固定相关证据之后,警方前往广州、佛山、郴州等地实施抓捕行动,成功抓获黄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串并全国案件200余起,核实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
据报道,当用户打开支付宝的“收付款”页面时,首先显示的是“付款码”。用户必须手动切换到“收款码”页面。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操作流程中的漏洞,截屏或拍摄“付款码”,然后通过很多人的“免密支付”功能直接扫描该二维码进行盗刷。 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尽管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我们还应提高警惕,特别是在涉及资金安全的问题上,更需谨慎行事。同时,这也反映出用户在使用支付软件时,有必要更加熟悉软件的操作逻辑和安全设置,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支付宝等平台也应考虑优化界面设计,降低用户误操作的风险,并加强对用户安全意识的教育与引导。
为了防止付款码被骗子盗刷,以支付宝为例可以设置“付款码隐私保护”功能。开启该功能后,进入付款码时系统将默认隐藏付款码条码,需点击“展示付款码”后进行支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01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