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网络空间:严厉打击短视频平台上的恶意营销与情绪操控
2月21日,中央网信办发布了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整治重点,涉及八个方面。这一举措无疑是对网络环境的一次重要净化行动,旨在为网民提供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信息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上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不乏一些虚假、低俗甚至违法的信息,这不仅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威胁。因此,此次专项行动的启动恰逢其时,它不仅是对当前网络乱象的一次有力回应,更是对未来网络环境建设的一个积极信号。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持续发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据悉,近年来,中央网信办不断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时间和精力整治网络上的各种乱象,对违规平台和账号采取严格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2025年,“清新”系列专项行动将持续深化治理效果,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努力攻克难点和瓶颈,加强源头控制和基础管理;
在创新管理方面加大努力,具体制定每项专项策略和措施;
为了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将严厉查处各种侵权行为,努力打造一个更加清洁、有序的网络空间。
重点整治任务主要包括:
一是整治春节网络环境。
近期,政府加大了对网络环境中挑拨公众情绪、制造虚假信息、传播低俗内容以及不良文化的整治力度。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还能增强公众对于真实信息的辨别能力。通过强化监管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那些试图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从而保护广大网民的利益和安全。此举体现了国家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的决心,也提醒了所有网络用户要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这样的举措无疑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支持。它不仅能够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还能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也向外界展示了我国在网络治理方面的坚定立场和实际行动,有助于构建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二是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
包括发布扰乱公共舆论、误导公众的信息,未进行适当标注、内容以假乱真等问题,以及缺乏相应资质、提供虚假专业信息等问题,需要规范重点领域内的信息传播。
三是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
打击虚假摆拍、虚假人设、虚假营销、炒作争议性话题等问题,强化信息来源标注、虚构和演绎标签标注。
四是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
突出AI技术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规范AI类应用网络生态。
五是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处置集纳负面信息,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从事虚假不实测评,诋毁产品服务质量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六是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加强针对未成年人不良内容的整治,清理儿童智能设备、未成年人模式及专区等关键区域的信息内容,防控线上线下的风险交织问题。
七是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
为了打击利用高额返现吸引打赏、情感伪装诱导打赏、低俗内容刺激打赏、未成年人打赏等突出问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直播打赏功能的管理。这些不当行为不仅损害了网络环境的健康生态,还可能对用户尤其是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平台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来规范打赏行为,比如设置打赏上限、完善用户身份验证机制以及加强内容审核。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为网络直播行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健康的环境。 这样的措施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直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八是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
包括利用热点事件煽动群体间的极端对立情绪,通过夸大和炒作不实信息和负面话题,传播恐慌和焦虑情绪,以及利用血腥暴力画面煽动网络戾气等问题,必须严厉查处违规营销账号、网络水军和MCN机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854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