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博士:从美国归来,领军北大核物理学新时代
3月11日消息,据报道,核物理学家刘畅近期告别了服务多年的普林斯顿大学,重返北京大学任教。此举再度引起了人们对华裔科学家归国潮的关注。
根据公开资料,刘畅在2011年7月获得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学士学位,并于2017年2月取得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期间,他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2025年2月起,他正式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担任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助理教授。
刘畅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重点关注磁约束聚变装置中逃逸电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的物理问题,包括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破裂现象、逃逸电子的产生和耗散机制,以及高性能数值模拟代码开发。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宣布,刘畅计划进一步探索等离子体物理的前沿领域及其应用,致力于为未来核聚变设备开发有效的策略以预防破裂和控制逃逸电子现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裔科学家选择返回中国发展,继续他们的科研事业。无论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陈婧、生物统计学的胡懿娟,还是纳米技术的王中林和癌症研究专家孙少聪,他们的归来不仅标志着个人职业道路的重要转变,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3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