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课程市场乱象:明星仿生机器人遭遇虚假推销,消费者需警惕诈骗风险
3月15日消息显示,今年春晚让“机器人”成为热议话题,不少直播间开始大力推广各类机器人产品。然而,随着这一热潮兴起,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个领域,利用虚假宣传和“套路式”欺诈手段误导消费者。他们往往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机器人之前先“买课”,通过这种方式获取高额利润。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让整个行业形象受到负面影响。对此,我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时务必擦亮眼睛,避免掉入消费陷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一些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号称“AI养老机器人”“美女机器人”的产品。相关直播间的封面图多使用AI生成的“美女机器人”形象,以此吸引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点击和购买。
注意到,央广网举例某欺诈直播间,相应播主资料卡号称为“央企高级工程师、985 重点硕士”,同时宣称“已帮助一万名中老年人用上养老机器人”,该账号发布的各种视频均为 AI 生成的虚假短视频,展示了所谓 AI 机器人可以“生火做饭”、“照顾老人”、“还能当老人的伴侣”。
某视频中提到一款AI机器人计划于“2025年底实现量产”,并借此吸引用户报名参加售价298元的“AI课程”,同时缴纳1699元的“合作费”以获取购买该机器人的资格。这种宣传方式看似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抢先体验高科技产品的渠道,但实际上却带有较强的商业营销色彩。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面对此类高额费用与模糊承诺时,需要保持理性判断,避免因急于入手而掉入过度包装的商业陷阱。毕竟,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如何平衡创新期待与实际需求,值得每位潜在用户深思。
央广网表示,在国家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此类欺诈直播间对机器人/AI产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目前,各主流视频平台已经采取措施对此类现象进行整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1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