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网利器揭秘:爬虫软件如何窃取个人信息,精准营销背后的黑色幕后操作
3月15日,在今年的315晚会中,官方揭露了互联网领域内“精准获客”灰色产业链的问题。相关广告宣传称,商家能够借助所谓的“大数据获客软件”,精准锁定大量目标用户的消费习惯与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 这种现象无疑值得警惕。在大数据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商家追求高效营销无可厚非,但若以侵犯用户隐私为代价,则严重违背了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监管层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数据使用的规范管理,确保技术进步真正服务于社会福祉而非成为非法牟利工具。因此,希望相关部门能以此为契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引导企业合法合规地运用数据资源,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与用户权益的安全。
在315晚会的调查过程中,记者追踪到了一些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其中,云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表示,他们开发的获客软件可以将商家指定的关键词设定为标签。该软件会在选定的短视频平台上自动搜索评论区,一旦检测到与标签词相关的内容,便会强行提取评论者留下的电话号码、微信账号等个人信息。
此外,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某款获客软件被曝可通过爬虫技术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并且还能够用于监控竞争对手的直播带货数据,甚至进行所谓的“截流和引流”操作。据绿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透露,这类软件的核心功能正是基于爬虫技术实现的。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讨论。一方面,这种做法可能为商家提供了一种快速获取市场信息的方式,但另一方面,它也暴露了行业内的某些灰色地带。利用爬虫技术窃取用户隐私或竞争对手的数据,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更可能对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造成破坏。作为企业,应当注重合法合规经营,通过创新和服务提升自身竞争力,而不是依赖不正当手段获取优势。监管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类行为的监督力度,确保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企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声称其拥有的精准人群画像数量达到20亿,并且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他们开发的获客软件“火眼云”已被多家企业采用,其中包括土巴兔、口腔领域的拜博以及医美行业的美莱等。此外,工作人员还表示,“火眼云”具备一种功能,能够获取企业公众号关注用户或微信群成员的手机号码,只要这些用户曾经点击阅读或者转发过相关企业的公众号文章,其手机号码就可能被获取。
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一些所谓的“获客”公司不仅通过网络窃取用户数据,甚至利用手机的三网通信大数据来挖掘潜在客户。据宣传资料显示,这类公司将个人用户细分为9大类别,每个用户的标签多达3800项,涉及网站超过2亿个,互联网品牌达6万个,每日处理的数据量更是高达100亿条。 这种行为无疑让人担忧。表面上看,这些公司似乎只是在提升自身的营销效率,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已经触及了隐私保护的红线。用户的信息被如此细致地分析和利用,是否经过了本人的同意?这样的操作是否会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现代社会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如何平衡商业需求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启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三网大数据”,是指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一番核对后,记者发现启科科技通过运营商大数据偷取到的个人数据信息,都是真实无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通过“精准通客户管理平台”,上面显示的正是某电信运营商后台的实时数据。就这样,通过这款软件,海量用户信息都被这成百上千的数字标签打上了记号,成为待售的商品。
2025 年 315 晚会专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