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中的法律利剑,抖音为你守护网络安全
科技快讯中文网
2023年12月18日,抖音与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合作,正式推出了反网暴法律咨询服务,旨在为疑似遭受网络暴力的用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到了2024年12月20日,双方再次联手发布了《反网暴法律咨询服务报告》,深入剖析了相关案例中的法律责任,并提出了具体的维权建议。 这一举措无疑为遭受网络暴力困扰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路径。通过法律手段来应对网络暴力不仅能够有效震慑施暴者,还能增强公众对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信心。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尽管法律服务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和支持,但预防网络暴力的发生同样重要。因此,除了加强法律援助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网民的网络素养,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单条攻击评论难以归位网暴范畴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2月,双方累计收到网暴法律咨询服务申请邮件1017例,共为573名抖音用户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侮辱谩骂类占比为48.36%,造谣诽谤类为23.34%,19.67%与泄露个人隐私相关。 这些数据再次凸显了网络暴力问题的严峻性。侮辱谩骂类的高比例表明,许多网民在表达意见时仍缺乏基本的尊重和理性。而关于隐私泄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不仅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平台方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技术防护措施,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用户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构建更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指出,在实际网络暴力治理过程中,面临着立案难、取证难以及受害者维权难等诸多挑战,这些都给行政执法和平台管理带来了困难。他们建议,在寻求法律咨询时,用户应尽量提供关于“被网暴”事件的详细信息,以便能够获得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法律服务。
比如,有的用户仅仅描述了遭受“网暴”的经历,但没有提供相关的聊天记录截屏等具体证据,因此很难对这种行为进行法律上的准确定性。此外,还有一些用户提交的所谓“网暴”内容,实际上只是用户与“施暴者”之间的日常争吵、骂战,或者只是一句谩骂、一段吐槽、一张私信截图,显然这些情况并未达到“针对个人集中发布网暴信息”的程度,难以纳入网暴的范畴。 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对于网络暴力的界定需要更加严谨。单纯的情绪宣泄并不足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网暴。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者的权益,我们需要更明确的标准来判断哪些行为属于网暴。同时,公众在举报网络暴力时,也需要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准确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恶意曝光他人隐私可追究刑事责任
在“法律咨询服务”的案例中,欠债和矛盾纠纷常常成为个人隐私泄露的导火索。一方当事人会随意在网络上公开另一方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甚至包括身体缺陷等敏感信息,这种行为几乎相当于一种“公开处刑”。这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中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也凸显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严峻现状。 这种现象揭示了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尽管《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已经出台,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如何有效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此外,加强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识和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只有当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能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时,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例如今年8月,用户张先生在申请贷款时提到,自己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无法按时还款。网贷公司的催收人员将其个人及家人的照片、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公之于众,并伴有威胁性的言论,对张先生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另一位用户王先生因与他人的纠纷,个人信息被泄露,包括姓名和照片,且遭到恶意辱骂,最终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报告指出,大多数用户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泄露个人信息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严重后果。一些用户表示,在遭受他人曝光个人信息后,他们也会采取反击措施,有时甚至会采取极端手段,如暴力回应。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社会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不足。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往往缺乏足够的谨慎,这不仅容易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因此,提高公众对隐私安全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强网络监管和法律保护,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也是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指出,近年来,一种名为“开盒挂人”的新型网络攻击行为逐渐引起关注。这种行为涉及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以及社交账号等个人信息,并借此煽动网民对其进行攻击和辱骂。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民众都可能成为这种行为的受害者。由于信息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此类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极大,且负面影响难以消除。为此,《报告》中特别选取了过去由法院判决生效的真实案例,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行为的法律责任及维权途径。
个人隐私曝光维权“四步走”,可使用平台防网暴工具
个人隐私被曝光,如何正确维权?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提示,当个人隐私被曝光、甚至遭遇网暴时,首先需要收集遭受个人隐私被曝光等“网络暴力”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平台视频、邮件内容、聊天记录、发帖记录、社交动态等,以证明自己受到了“网络暴力”。其次,通过平台举报机制和一键防网暴功能投诉保护自己,以保护自身不受骚扰;第三,在收集到相对充足的证据后,可以寻求司法机关帮助。如果希望通过法律维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最后,当曝光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还涉及到恐吓、侮辱、诽谤等,还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
抖音安全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抖音有“拒绝网暴专区”,汇集防网暴工具、防网暴指南、相关科普视频等板块,具备一键关闭私信、评论、弹幕及搜索等功能,为用户快速屏蔽负面信息,如果是风险更高的场景,则会在评论区挂上“提醒辐条”,号召网友理性发声。针对处于被网暴风险非常高的用户,平台会进行人工外呼,主动为用户提供帮助。“如果用户觉得自己遭遇了不友好的言论,建议第一时间开启“一键防网暴”功能,禁止他人对自己评论、私信等,也可以通过一键举报功能,批量反馈不良私信。”如果用户在维权过程中遇到需要咨询的法律问题,可通过法律咨询邮箱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63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