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风云再起:蒋尚义呼吁收购成熟技术公司,助中国半导体弯道超车
3月30日消息,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前台积电技术研发资深专家蒋尚义与林本坚于3月27日展开对谈,为英特尔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
蒋尚义提出建议,认为英特尔若放弃引入台积电的技术合作,转而收购一家成熟制程厂商,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功几率;而林本坚则明确表示:“台积电拥有一些同行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使得竞争对手难以追赶。”
蒋尚义、林本坚是业内广为人知的“台积电研发六骑士”之一,蒋尚义曾担任台积电共同运营长,而林本坚在半导体制程中专精于浸润式微影技术。
蒋尚义分析,英特尔过去一直以技术领先为目标,坚信不能轻易断供;而台积电则始终专注于降低成本。然而,当英特尔的技术优势逐渐消失,又难以在价格上与台积电匹敌时,它发现自己失去了竞争力。有人形容,英特尔曾经是“王者”,如今却沦为“无名之辈”。英特尔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重新聚焦于技术领先,这样或许还能找到突破口。
蒋尚义建议,英特尔或许应认真考虑与一家擅长成熟制程但难以在先进制程中占据优势的公司进行合并。这类公司在产量上往往具有显著优势,而这种互补性合作可能会为双方带来双赢局面。目前全球范围内符合这一条件的企业仅剩两家,若能促成合并,不仅能够弥补英特尔在成熟制程上的短板,还能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地位。 我认为,这样的合并不仅能帮助英特尔优化资源配置,还可能加速其在特定领域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在当前芯片需求多样化且成熟制程仍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这种战略联盟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合并过程中需要克服文化差异和技术整合等挑战,但如果执行得当,这无疑将是行业内的“强强联合”,值得期待。
林本坚指出,台积电在与英特尔和三星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不仅体现在它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的合作网络,还在于其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从而构建起一道令同行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我认为,这种以规模效应为基础的竞争策略,使得台积电能够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这也反映了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的重要性——通过紧密连接上下游产业链,不仅能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也能为整个行业注入活力。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这种合作关系,并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将是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查询发现,据台媒报道,业内传出消息,蒋尚义已于近期辞去鸿海集团半导体策略长的职务,转任顾问一职。对此,蒋尚义本人予以确认,并表示辞职的原因是“年龄增长,希望减少工作负担”。值得一提的是,蒋尚义在2022年出任鸿海集团半导体策略长,并于2023年接任讯芯董事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50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