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流水线:年轻人的外卖自由梦与工厂打工的抉择之战
4月20日消息,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工厂后更倾向于选择送外卖?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自由的因素在起作用。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预测,到2036年,中国预计将有约4亿人投身于零工经济。不过,有专家提出,这一发展趋势或许会引发“去技能化陷阱”,从而对中国经济带来潜在的结构性挑战。
著名实业家,近年来,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德旺感慨道:“当前社会中,不少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外卖配送或快递行业,而非进入工厂工作,这已成为国内制造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一现象无疑折射出我国制造业在吸引劳动力方面的严峻挑战。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离不开充足且高素质的人才支持。然而,相较于外卖与快递行业的即时回报和灵活工作模式,传统制造业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且工作环境可能较为单调重复。这种现实差距使得许多年轻人对制造业望而却步。 要破解这一困局,首先应提升制造业的工作环境与待遇水平,让从业者感受到职业尊严与价值感。其次,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帮助年轻人更好地适应制造业的需求。最后,通过政策引导与舆论宣传,重塑社会对制造业的认知,激发更多青年投身其中,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制造业面临的用工荒问题,为国家经济注入持续动力。
为何如今的年轻人不再热衷于前往沿海工厂务工,反而更倾向于选择不稳定但自由的零工模式?
在这些年轻人眼中,工厂里那种等级分明且人际关系复杂的职场氛围已不再具有吸引力。他们对收入一般、工作内容单调如螺丝钉般的工人生活提不起兴趣。
“尽管送外卖的工作很辛苦,但它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低门槛、高收入、快速结算,而且人际交往相对简单。”一些年轻人表示。
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