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5000亿星际之门陷困局,OpenAI合作骤然破裂
北京时间7月22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白宫此前宣布的总额达5000亿美元(约合3.59万亿元人民币)的“星际之门”项目,在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计划中遭遇困难,近期目标已大幅削减。
今年1月,软银创始人孙正义(Masayoshi Son)与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共同宣布启动“星际之门”项目。然而,六个月过去了,负责推动该项目实施的新成立公司至今尚未完成任何一项数据中心相关的交易。
据消息人士透露,软银与OpenAI共同主导“星际之门”项目,但在合作的核心条款上存在分歧,其中涉及数据中心选址的问题。
尽管两家公司在今年 1 月宣布“星际之门”时承诺将“立即”投资 1000 亿美元,但知情人士称,该项目目前设定了更为保守的目标,只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一家小型数据中心,地点很可能选在俄亥俄州。
“星际之门”项目推进缓慢,对孙正义的宏大愿景构成了一定阻碍。尽管多年来他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在迅猛发展的AI领域,他依然在奋力追赶。
软银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向OpenAI投资300亿美元,这是目前针对创业公司最大的一笔投资。为了完成这笔交易,软银不得不新增债务并出售部分资产。这一投资与“星际之门”项目同步推进,使软银在人工智能的物理基础设施领域获得了重要布局。 从战略角度来看,软银此次大手笔投资显示出其对AI技术未来潜力的高度认可。300亿美元的金额不仅反映了OpenAI的技术价值,也体现出软银在科技投资上的长期布局。然而,这种大规模融资和资产调整也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如果AI技术发展未能达到预期,软银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此外,随着全球对AI监管的逐步加强,企业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合规性,将成为未来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奥尔特曼希望获得充足的计算能力来支撑公司下一代核心产品ChatGPT,因此绕开软银,独立推进合作,与其它运营商达成了数据中心相关协议。
知情人士称,OpenAI 近期与甲骨文达成一项数据中心合作协议。根据协议,OpenAI 将在三年内开始向这家软件与云计算公司支付每年逾 300 亿美元的费用。
该协议未提及软银,总装机容量为4.5吉瓦,其电力消耗将超过两座胡佛水坝的发电量,足以满足约4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消息人士透露,这些数据中心将布局在美国多个地区。
孙正义和奥尔特曼表示,双方的合作进展顺利。上周,他们在软银的一次活动中通过视频进行了连线。奥尔特曼提到,他们的初步目标是共同打造10吉瓦的数据中心,这标志着“一段美好的合作关系”的开始。
软银与OpenAI在一份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正在多个州展开合作,致力于推进大规模、高速度的AI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推动未来的发展并为人类带来益处。 从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AI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软银与OpenAI的合作,不仅体现了企业层面的战略布局,也反映出全球对人工智能技术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这种合作模式或将为其他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加速AI技术的落地与应用。
知情人士称,尽管“星际之门”项目推进较为缓慢,但孙正义对OpenAI的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并向合作伙伴表示有意进一步加大对该公司的投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8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