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从实验室走向商业战场:腾讯蔡光忠揭秘技术落地的破局之道
“从‘能用’到‘好用’,AI正迎来落地的关键阶段。未来的竞争焦点,不再是模型规模的比拼,而是谁能真正让AI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表示,随着AI技术的持续演进,产业发展的重点正在从追求“好技术”转向打造“好产品”。 当前,AI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单纯的技术突破已难以支撑行业的长期增长,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价值,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对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和商业逻辑的全面考验。只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生产效率的AI应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腾讯公司副总裁 蔡光忠
蔡光忠指出,真正具有价值的AI,不仅需要具备实用性,更要易于使用,能够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基于这一理念,腾讯正从模型、平台和应用等多个层面发力,依托长期积累的产品与生态优势,推动AI技术从突破性创新迈向实际应用场景,让“好用的AI”更贴近用户和产业,实现“人人可用、用之有获”。
随着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AI技术正从文本生成逐步扩展到复杂推理和多模态理解领域,越来越多的模型能力开始被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与生活场景中。在这一发展阶段,蔡光忠指出,让AI真正投入使用并发挥实效,解决现实问题,才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核心动力。
在技术底座方面,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稳居国内第一梯队,具备强大的综合能力与低成本优势。最新开源的Hunyuan-A13B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架构,仅13B激活参数即实现领先性能,做到“更强、更省”。
为使AI成为“人人可使用的工具”,腾讯打造了面向不同用户的智能体平台体系。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与TI平台致力于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从数据处理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支持,有效降低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门槛;而面向个人用户的腾讯元器平台,则通过简单易用的方式,让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像“搭乐高”一样轻松构建专属AI助手,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知识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类平台的推出不仅有助于推动技术普及,也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参与到智能化应用的建设中。对于企业而言,一站式开发工具降低了技术壁垒,提升了效率;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低门槛的使用体验则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利用AI技术,进一步释放了人工智能的潜力。
在机器人领域,腾讯推出的“小五”机器人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在家庭环境中的实际应用,而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则进一步推动机器人向“主动理解、自主决策”的智能体方向发展。
蔡光忠表示,腾讯正以多元化的AI原生产品矩阵,展现“好用的AI”在不同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中的实际价值。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深度应用,也反映了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不断优化产品体验,腾讯正在推动AI从概念走向日常,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
腾讯元宝面向广大用户,深度整合微信、QQ等高频使用场景,支持图文、文件等多种形式的输入,能够进行自然语言交流并提供任务辅助;针对职场用户,AI工作台ima已积累超过2000万篇用户内容,正逐步发展为专业人士的“第二大脑”;面向开发者,CodeBuddy智能编程助手支持200多种编程语言,近期推出的业界首个由AI驱动的产设研一体化IDE平台,将加速AI与软件工程的深度融合。
“AI不是用来炫技的,而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蔡光忠表示,腾讯的大模型已经在政务、金融、教育、医疗、零售等多个核心行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落地”的行业标杆案例。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真正发挥其价值的关键在于能否与各行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腾讯在多个领域的布局,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成熟度,也反映了企业对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这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方式,值得更多科技企业借鉴和推广。
“让‘实用的AI’成为促进技术普及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蔡光忠在活动现场表示,腾讯希望与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在算法、应用和治理等核心领域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AI发展路径,推动达成全球共识,使人工智能真正融入产业实际,激发其生产力潜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