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闲置引发品牌方侵权警告!茶具爱好者或陷入法律风波
科技快讯中文网
12月9日消息,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个人闲置物品时,卖家却意外收到了该物品品牌方的警告。这种情况引发了不少讨论。 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一方面,品牌方可能会担心二手市场影响其新品销售,因此采取措施限制或警告消费者在二手市场上进行交易。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品牌方出于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考虑,担心二手商品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损害其声誉。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品牌方过度干预市场行为的可能性。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样的警告无疑给那些希望通过出售闲置物品来获取一些额外收入的人带来了困扰。同时,这也反映了当前二手交易市场与品牌方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促进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将是未来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近日,福建厦门的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抱怨,说自己的一个朋友送给他一套茶具,但因为自己平时不怎么用,这套茶具一直放在家里闲置。为了不让好东西浪费,他决定在二手平台上出售这套茶具,却发现被该茶具的品牌方私下联系,警告他未经许可不得进行二次销售。品牌方要求他要么以原价1050元的价格卖出,要么就得把商品下架,否则将会采取法律行动,甚至有律师介入。
该网友疑惑,自己的东西,处置的权利都没有吗?
对此,该茶具品牌方一工作人员回应,产品是自研的,只授权给经销商售卖,其他人买了只有使用权,不能二次售卖,除非经过公司授权,否则一律构成侵权,将面临该司起诉。
该员工还称,无法对个人进行授权,必须具备公司资质及相关认证,此类案件已胜诉多起,赔偿金均分配给了合作律师事务所。
近日,某二手平台上的“管得宽”事件曝光后,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愤慨。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该平台上,已迅速涌现出大量与该事件相关的商品。这些商品的描述五花八门:有的卖家声称是为了自家宠物狗购买的,有的则表示是用来当作夜壶,还有的买家称购买后运气不佳,所以急于转手,并且所有商品均标价250元,似乎是在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事件的关注与不满。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对于热点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也体现了部分网民在面对不公时所采取的一种独特的抗议方式。尽管这种行为看似荒诞不经,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心理却值得深思。一方面,它显示了公众对于某些不合理现象的强烈反感;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部分群体试图通过夸张、戏谑的方式引起更多关注的心理。无论如何,这样的现象无疑为我们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引导公众情绪,促进理性讨论,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此外,有网友注意到,该品牌已经从天猫、淘宝、抖音、京东等所有主要电商平台下架了其商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可能引发的消费者报复性购买行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1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