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斥责微短剧:现代版精神迷药or青年群体的白日梦幻泡影?》
2月20日消息,近年来,微短剧在社交平台上非常盛行,但其中许多内容低俗的“爽片”引发了巨大争议。
据报道,郑晓龙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指出,随着微短剧的流行,市场上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似乎也在发生变化。某些不合逻辑、违背常识的微短剧一度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获得了极高的播放量,并且长时间占据热门榜单。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前观众对内容的新需求以及对传统叙事方式的某种挑战。微短剧凭借其紧凑的剧情和快节奏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然而,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点击率的同时,内容的质量和价值观导向同样重要。创作者需要在创新与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之间找到平衡点,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
“这些作品中低俗媚俗、暴力血腥、色情擦边等问题不断显现,冲击着社会伦理道德底线,扭曲了价值观,且套路化和逻辑混乱等问题日益严重。屌丝逆袭、极端复仇、穿越重生、甜宠虐恋等这些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微短剧中得到满足和释放。
郑晓龙指出,这些所谓的“爽感”使得微短剧有时被戏称为“电子鸦片”。这些白日梦般的剧情编织,可能会对年轻人,特别是未成年观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在的误导。 在我看来,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创作者在追求点击率和热度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容的质量和导向,避免对年轻观众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监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御潜在的负面影响。
长此以往,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认知,使得那些选择“躺平”的年轻人甚至不切实际地幻想“躺赢”。
他呼吁,微短剧的内容审核应当与传统时长的网络影视剧保持一致的标准和尺度。这种一致性不仅能够确保不同形式的网络视听作品在内容上的规范性,还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在统一的监管框架下,才能有效避免某些内容因为时长较短而逃避严格的审查,从而保证所有观众都能享受到健康、积极的文化产品。此外,这也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促使他们更加注重作品的质量和内涵,而非仅仅依赖于形式上的创新来吸引眼球。
我们坚信,一个科学且有效的审核机制能够保证网络文艺作品的质量,为创作者指引明确的方向。这也有助于更好地对接作品与市场需求,促进一个既重视艺术价值又具备市场洞察的健康生态系统的发展。
2月10日,“抖音安全中心”公众号发布了“抖音关于整治违规微短剧的公告”。
公告称,平台1月共下架违规微短剧585部,许多在审核过程中已被拦截而未发布,还有一些是经过复查后下架的。
抖音表示,鼓励并推广高质量的微短剧,同时持续对包含错误价值观、违背社会公德、低俗露骨等内容的微短剧及相关违规账号进行整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70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