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就业门槛,该废除了!
3月9日消息,在职场中,35岁确实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近年来,关于35岁以上人群面临就业难题的问题频繁出现在媒体上。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揭示了年龄歧视在招聘过程中的普遍存在。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年轻员工的需求似乎更高,这使得许多35岁以上的求职者感到沮丧和无助。尽管经验丰富的中年人才具备独特的技能和深厚的行业知识,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优势却未能得到充分认可。 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打破这种年龄偏见,为所有年龄段的人提供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中年人自身也应该积极提升自我,增强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据央视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年龄歧视,尤其是对35岁以上求职者的入职限制严重影响了青年群体的就业机会,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以及就业结构的矛盾。
他建议:“应取消35岁的招聘年龄限制,营造一个无年龄歧视的就业环境。提议修订法律法规,将反就业歧视条款加入其中,并提供明确的法律约束。”
郑功成表示,35岁的就业门槛如今亟待取消,我国已逐步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在此背景下继续设定年龄限制显得极不合理。
他认为,这个建议不光是为35岁左右的人提的,关键我们要创造一个没有年龄歧视的就业市场。
郑功成建议主管部门清理带有年龄歧视的政策性文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争取在三到五年内树立反就业年龄歧视的社会氛围;
建议国家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消除就业歧视方面的示范作用,并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针对就业年龄歧视的投诉渠道和公益诉讼机制,促使用人单位审查招聘公告并取消没有合理依据的年龄限制;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消除就业歧视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鉴于此,我建议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将反就业歧视纳入法律体系,并给予明确的法律规制,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寻求工作机会。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实现真正的平等就业,还能进一步推动社会公正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当前的法律框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虽已有一定成效,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仍需不断完善。通过法律手段对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歧视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不仅能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能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此外,这也符合国际上关于劳动权益保护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09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