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冬季电车续航力量爆发,挑战北方车厂霸主地位
科技快讯中文网
近日,汽车之家发布了冬季测试的结果,小米SU7在纯电轿车组中脱颖而出,荣获双温区续航冠军。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小米SU7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卓越性能,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展,小米SU7的表现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信心和选择。
在10°C环境下,737公里的续航里程和13.86kWh/百公里的能耗双双位居榜首;而在-20°C条件下,385公里的续航里程和27.14kWh/百公里的能耗依旧领先,荣获五项徽章大满贯,荣膺六边形战士称号。
雷军表示:“我们小米作为北方的汽车制造商,在小米SU7的研发初期就下定决心,要将其打造成冬季电动车续航之王,确保北方用户可以安心使用。在去年年底的发布会上,我明确提出了这一目标。” 这一表态显示了小米对于北方市场用户的重视以及对自身技术实力的信心。小米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公司,敢于提出这样的目标,表明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技术储备。然而,如何实现并超越这一目标,将是小米需要面对的实际挑战。这不仅考验着小米的技术创新能力,也考验着其供应链管理和市场适应能力。
据悉,小米SU7在设计初期的热管理系统中,特别考虑了冬季低温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创新性地引入了“双模式热泵”及“三级热源加热技术”。
实现了同级别更高的低温续航保持率、更快的低温充电时间、更低的低温动力性能衰减、更快的低温空调升温速度,让电车用户从此告别冬季焦虑。
在CLTC工况下,能实现-15℃,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即可维持乘员舱的舒适温度。
在-20℃,热泵系统仍然能够在寒冷空气中提取热量,为乘客舱提供温暖;即使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低温环境下,整个热管理系统也能高效运行。
三热源逐级加热技术巧妙地整合了电驱、压缩机和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以实现更高效的电池加热效果,从而显著提升了在低温条件下的充电速度,有效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动汽车在寒冷天气中的实用性,也进一步推动了电动汽车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普及率。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解决方案,这不仅能改善用户体验,还能为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做出贡献。
简单来说,通过热量传递的方式,将电驱产生的热量,借助压缩机进行二次传递,然后压缩机传递过来的热量再通过加热器传递到电池内部。
最终能够实现,在极端低温的工况下,为电池提供的最大加热功率可达18kW,这相当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从而大大提升了在严寒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技术上的显著进步,也为电动汽车用户在寒冷季节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北极圈内的小镇还是在冬季极寒的北方城市,电动汽车都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不再畏惧严寒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2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