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巨头岌岌可危:韩系、日系车在中国市场遭遇挑战
科技快讯中文网
12月12日消息,蔚来于今日举行年度媒体沟通会。
会上,李斌表示,他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充满信心。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4亿辆,每年新增车辆约2400万辆,预计总上限在4亿辆左右。届时,置换购车将成为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汽车新车销量稳定在2400万辆是没有问题的,此外,出口业务也将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中国汽车的出口量预计可以达到1500万辆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市场整体销量将达到4000万辆左右。根据全球汽车销量数据,每年约为9000万辆,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已经接近40%,这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大成就。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车企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际市场上也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品牌的提升,未来中国品牌汽车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认可。当然,这也需要企业在产品品质、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李斌也谈到了与合资品牌的竞争问题,李斌称,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和韩国品牌,他们在全球的份额40%左右。
在中国,中国车企在本土市场占据80%以上的份额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日本和韩国的品牌已经难以守住它们的市场份额。这表明中国企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于出海战略,李斌认为,中国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可以优先考虑在东南亚、中东、中亚和南美市场布局,例如奇瑞和上汽等企业在出口业务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蔚来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产品确实极具竞争力。
李斌称,走出去的挑战,主要在于智能系统的本地化部署与运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在当前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想成功地将业务扩展到海外市场,不仅需要面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还要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尤其是在智能系统领域,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度定制化的需求,实现有效的本地化部署和运营更是难上加难。这不仅要求企业在技术层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还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以提供更加贴近当地用户的服务。因此,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成为许多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正如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无法提供与美国相同的FSD(完全自动驾驶)体验一样,这也成为中国公司走向全球时所面临的挑战。若在这方面准备不足,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4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