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冷空气来袭,新能源汽车轮胎成续航心脏!
科技快讯中文网
12月19日消息,随着冬季的到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再度引起广泛关注。在北方寒冷的地区,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通常仅为其他季节的大约70%。
理想汽车剖析了这一现象背后复杂的成因,涵盖了电池效能、驱动系统效率、轮胎状况、空气阻力及热管理系统的综合作用。 在我看来,理想汽车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深入且全面,不仅突显了技术细节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在追求更高能效比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车辆的整体性能与用户体验,未来的技术发展需在这多个维度上寻求平衡与突破。
在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电池本身。由于低温会减缓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减少了可用电力;此外,电极材料的活性降低和极化效应的加剧也进一步限制了能量输出。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电池在寒冷天气中的有效容量显著下降。
当气温下降时,轮胎的橡胶材质会变得更加僵硬,弹性也会随之减弱,从而增加了滚动阻力。根据相关研究,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整体能耗上升约12%。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因素往往在日常驾驶中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对于车辆的续航能力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在冬季或寒冷地区,车主们常常关注防冻液、电瓶性能等关键因素,却可能忽略了轮胎状态的重要性。实际上,定期检查轮胎气压、确保轮胎磨损程度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选择适合季节变化的轮胎类型,都是提高车辆能效和延长续航里程的有效措施。此外,适当减少车重和避免急加速、急刹车等行为也能帮助降低能耗,从而间接提升车辆的续航表现。 因此,在注重车辆常规保养的同时,也不应忽略这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细节。通过综合管理,不仅能够保证行车安全,还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环保出行贡献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电动马达及其润滑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也会受到影响。随着温度下降,润滑油的黏度会增加,从而影响电机运行时的机械效率。
此外,由于冷空气密度较高,车辆在行驶时会遇到更大的风阻,尤其是在气温接近-7°C时,与常温状态相比,需要额外消耗大约2%的能量来克服这种阻力。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冬季驾驶时需要更加关注能源的合理使用。随着气温下降,我们或许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这种额外的能耗,比如优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或提高保温性能,从而提升能源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同时,这也提示汽车制造商在未来的设计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能源消耗问题,以提供更经济、环保的出行解决方案。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乘客舱及电池加热的需求。为了确保乘坐的舒适性并防止关键部件受损,需要耗费大量电能以维持适当的温度,这在冬季也是导致电动车耗电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0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