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逆袭:安徽凭什么问鼎中国汽车产量榜首?
3月26日消息,据安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安徽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
数据显示,1至2月期间,安徽省汽车产量达到44.48万辆,同比增长21.3%,占全国总产量的9.99%。其产量不仅以6.83万辆和7.32万辆的优势领先于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省份,稳居全国首位。同期,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3.43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32.1%,占全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12.89%。这一成绩使其分别比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省份多出3.55万辆和6.75万辆。
2024年,安徽汽车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了357万辆,连续两年保持着超过40%的高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产量达到168.4万辆,同比增长94.5%。 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安徽省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的持续优势,更展现了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强劲发展势头。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总产量的一半,这表明安徽省已经走在了全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在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安徽能够抓住机遇,实现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无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希望安徽能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上不断努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地位。
1—2月份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延续强劲势头,同比增长12.0%,已连续四个月维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在整体行业向好的背景下,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表现尤为亮眼,分别实现了13.9%和47.7%的增长幅度。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配套设施的充电桩,其产量也显著提升,同比增长32.2%。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活力与潜力,更反映出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加速崛起。特别是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速无疑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同时,充电桩等配套产品的同步增长也表明,产业链上下游正在协同发力,为未来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汽车制造业有望继续引领全球发展潮流,同时也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更多动力。
根据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1至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总量达到143.0万辆,同比增幅为35.5%,新能源车的市场零售渗透率也攀升至44.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