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强势突围:以更低价格和更快速度重塑全球电池市场格局
3月27日消息,韩媒TheElec今日报道,韩国电池巨头三星SDI计划进一步提高中国生产设备的采购比例。在近期的股东大会上,公司副总裁金赫贤提到,中国设备制造商的技术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其产品价格相较于韩国本地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这一决定反映了三星SDI对全球供应链优化策略的调整。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能力,在高端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三星SDI选择加大对中国设备的投资,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可能推动自身技术升级,为未来业务扩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略调整也凸显了中韩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深度合作趋势。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供应商之一,三星SDI的这一举动或将带动更多国际企业重新审视与中国厂商的合作关系。而中国设备商能否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值得持续关注。从长远来看,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有望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中国企业在三星供应商联盟(SSP)中尚未正式参与,但它们在韩国供应链里的存在感正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叠片机(cyclers)领域成绩显著。
据报道,先导智能和杭可科技等中国企业已在韩国设立子公司,其叠片机等设备技术已接近韩国同行水平。例如,先导智能为三星在天安的M生产线提供了叠片组装设备,该生产线专注于生产新型小型电池。
据知情人士称,中国企业的设备报价比韩国厂商低20%-30%,并且交付周期更短。杭可科技同时向LG新能源、SKOn等三家韩企提供产品。
三星 SDI 正大幅增加资本支出,2024 年设备投资达 6 万亿韩元(注:现汇率约合 297.36 亿元人民币),其中 30% 用于采购生产设备。
中国设备商虽然尚未跻身韩国SSP体系,但Kim Ik-hyeon也认可其产品质量已接近韩国标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韩国电池产业的持续扩产,未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中国设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深度整合。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凭借高性价比和技术优势,正在逐步赢得更多合作伙伴的信任。这不仅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全球化背景下技术交流与合作加深的表现。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将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提醒韩国企业要加快技术迭代速度,保持竞争优势,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相关阅读:
《西方用钠替代锂制造电池计划受挫,中国磷酸铁锂优势明显》
《LG新能源将借助龙蟠科技支持,在美国采用中国正极材料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2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