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联手车企高管力挺增程式技术:新能源领域的破局之道
3月30日传来消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圆满落幕,会议为期三天,从3月28日持续至3月30日。此次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与车企高管齐聚一堂,他们带来了许多前瞻性的思考和深刻的见解。 在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这场论坛无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无论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还是对市场趋势的把握,这些业内大咖的观点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未来汽车行业重要发展方向的当下,他们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行业盛会不仅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能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支持度。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活动举办,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艳青指出,从市场表现来看,售价超过20万元、车长达到4.8米的中大型增程式汽车占据了该细分市场90%以上的份额。然而,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进步,产品价格正在持续降低,目前已逐步进入10万至15万元的价格区间,并且预计不久后将突破10万元的大关。 这一趋势反映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化方向。一方面,这意味着更多消费者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增程式电动车带来的便利与性能优势;另一方面,也对车企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品质和服务水平将成为竞争的关键点。此外,随着门槛进一步降低,未来可能会吸引更多传统燃油车用户向新能源车型转型,这对于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指出,增程车具备纯电车型的所有优势,比如没有里程焦虑,且相比同类纯电车型,使用成本更低。因此,它特别适合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地区,也更适合需要进行长途旅行的用户,以及冬季气温极低的北方地区。
对于未来的展望,张艳青提到了有三点:
1、增程技术凭借“电能驱动+无里程焦虑”的核心优势,有望在全价格区间拓展。
2、多种燃料技术的融合,例如增程式与氢燃料技术的结合,涵盖氢氨、甲醇等领域,同时我们自主开发氢内燃机作为增程方案。
3、多应用场景拓展,如飞行汽车、工程机械、特种车辆等。
对增程式汽车,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表示,未来的应该追求“油”电同感和“油”电同价。这样才能使增程的技术路线在未来的生命周期越来越长。
此外,增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状态较为平稳,为内燃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内燃机在稳定工况下高效率的优势,还为其未来的技术革新指明了全新的方向。
在他看来,增程技术的另一个进化方向是融合发展。
段伟强调,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增程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需要行业共创,增程技术的发展需要行业同仁共同来推动。赛力斯参加了内燃机行业的“十五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并牵头进行增程相关内容的编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也是公开力挺增程式汽车,认为这是未来汽车的一个趋势,其观点如下:
第一、增程式汽车有望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为实现碳达峰目标贡献力量。
第二、绿色液体燃料供应充足后,无论是甲醇还是乙醇,增程式车辆便不再依赖燃油。这种绿色、安全、长续航且经济实惠的增程式技术将助力人类迈向碳中和目标。“对于中国而言,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是2060年,因此增程式汽车有着长期发展的潜力。”
杨裕生强调,增程式并非仅仅是“迈向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而是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趋势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将影响全球市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6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