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池车:续航越强,马路越伤?
7月6日,知名财经作家、ET9车主吴晓波携近百位企业家前往合肥蔚来先进制造新桥二工厂进行参访,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亲自接待并为来宾详细讲解工厂的生产流程与技术亮点。 此次参访不仅体现了蔚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也反映出企业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关注。吴晓波作为财经领域的知名人士,其带领的企业家团队参与此类活动,进一步凸显了蔚来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公开信息看,蔚来持续加大在制造端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这或许正是吸引众多企业家关注的重要原因。
在直播中,李斌提到电动车的续航问题时表示,手机如果要实现多天的续航其实并不难,只要加大电池容量即可,但这样会让手机变得非常沉重。 从技术角度来看,电池容量与设备重量之间的平衡始终是设计中的关键考量。对于手机而言,用户更倾向于轻便和便携,因此厂商在提升续航的同时也需兼顾机身厚度与重量。而电动车虽然同样面临电池容量与整车重量的矛盾,但由于其结构和使用场景不同,解决方案也更为复杂。如何在提升续航能力的同时优化整车能耗与重量,仍是行业持续探索的方向。
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车的重量,现在行业推大电池,续航方面肯定有收益,但越重的车,安全挑战越大,还有就是越重的车对于马路的破坏越大,所以很多国家的税是根据车的重量来的。
李斌还指出,车企不仅要关注短期的局部的成本,也要关注全程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单纯增大电池并非最佳解决方案,行业应该寻找更好的平衡方案。
事实正如李斌所指出的,例如奔驰新款CLA EV电动车,整车整备质量达到2135公斤,这一重量甚至超过了在欧洲销售的奔驰S450 4Matic(六缸燃油车型)。而这款全新的CLA车型为4.72米长的A级轿车,比S级短了半米多,但车辆却更重。
CLAEV车型搭载了85kWh的电池包,使得续航里程提升至771公里,但这也导致整车重量突破了2吨大关。 从技术角度来看,续航能力的显著提升反映了电池技术的进步,但车辆重量的增加也带来了能耗和操控方面的潜在挑战。在新能源汽车日益追求长续航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电池容量与车身轻量化,仍是行业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尽管国内对车身重量没有明确的限制规定,但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均设有与车辆重量相关的税费政策,车辆越重,所需缴纳的税费也越高。因此,车身过重不仅会对车主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会对环境和道路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成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1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