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深圳号跨洋首航创纪录:70天航行3万公里,驶向全球未来
7月8日,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比亚迪“深圳号”于7月7日完成首次跨洋航行,顺利返回深圳小漠国际物流港。此次航程历时70天,航行距离超过3万公里。
比亚迪“深圳号”于今年4月27日从江苏启航,开启出口首航任务,此次航行共搭载7300辆新能源汽车驶往巴西。约一个月后,该船顺利抵达巴西,引发当地市民广泛关注和拍照打卡,随后返航返回中国。
比亚迪“深圳号”由比亚迪自主运营,是比亚迪拓展全球市场、优化国际物流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比亚迪运营的第四艘专业汽车运输船。该船可装载9200个标准车位,相当于一次能够运送停满20个足球场的车辆至世界各地。
此次返回的小漠国际物流港坐落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片区,是深圳港首个专门用于汽车滚装作业的码头,也是粤东地区环境优美、水深条件优越的优质港口。小漠港区一期工程总投资13.34亿元,包含2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和1个3000吨级工作船泊位,目前已正式对外开放,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查询发现,比亚迪目前已投入运营开拓者1号、常州号、合肥号、深圳号、西安号、长沙号共6艘汽车运输船,累计运输新能源汽车超过7万台。这些船舶的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比亚迪在国际市场的物流效率,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随着全球对绿色出行需求的持续增长,比亚迪通过强化运输能力,正稳步拓展其海外布局,展现出强大的战略执行力和行业引领力。
此外,比亚迪第七艘“郑州号”完成试航,计划于本月交付运营;第八艘“济南号”汽车运输船即将出坞。随着这两艘船的陆续投入,比亚迪汽车运输船总装载量将提升至6.7万辆,年运力超过百万辆,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出口领域的物流优势。这一系列动作反映出比亚迪在拓展全球市场方面的积极布局,也显示出其在供应链建设上的持续加码。随着海外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效的运输能力将成为支撑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保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15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