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广汽埃安与滴滴联合发布全球首款10激光雷达L4自动驾驶座驾
4月23日上海车展开幕首日,广汽埃安与滴滴携手展示了具备全球化适配能力的前装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这一创新成果令人瞩目。 在我看来,这款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出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在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全球化适配能力的支持下,这款车型不仅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还为未来出行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广汽埃安与滴滴的合作无疑是一次强强联手,双方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上的优势互补,或将引领行业新趋势。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在未来交通中的广泛应用,为人们带来更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不过,技术的成熟只是第一步,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公众接受度,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这款车型以广汽埃安Y霸王龙为基础打造,为了满足L4级自动驾驶对车辆的更高要求,该车配备了33个传感器,比目前行业内量产车平均20个传感器的数量增加了65%。
在一组包含33个传感器的系统中,共有10颗激光雷达,其中包括4颗长距离雷达,其探测范围可达200米;另外还有6颗补盲雷达,能够实现从10厘米起的360°全方位覆盖。
中央大脑的算力达到2000TOPS,这相当于60多部顶级手机或10张高端PC显卡算力的总和,这一突破无疑将极大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驾驶体验以及运行效率。在我看来,这样的技术进步不仅意味着智能汽车在处理复杂路况时更加游刃有余,同时也为未来智慧交通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高效、更安全且更具可持续性的出行新时代的到来。
为保障单套系统失效时,车还能继续安全行驶,还在传感器、刹车、电源等八大关键系统,设置了安全冗余备份,整体系统安全以超出航空级水平1000倍为目标,设定了“1FIT”标准,即运行10亿小时不超过1次故障。
在4月24日举行的广汽埃安智慧出行畅想主题沙龙活动上,广汽集团埃安营销负责人肖勇与滴滴自动驾驶运营副总裁王玥共同分享了这款新车在安全设计方面的深度思考以及未来可能的运营模式。他们从技术细节到实际应用场景,全面展示了车辆如何通过多重安全保障来应对复杂路况,并强调了自动驾驶技术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中的潜力。 我认为,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强强联手的优势互补,更标志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迈向成熟阶段。随着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自动驾驶汽车不再仅仅是概念产品,而是逐渐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还需关注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确保技术创新真正惠及大众。
肖勇介绍,我们的目标并非争当首家推出L4级产品的公司,但我们必须成为产品发布后以安全性为首要考量的标杆企业。
这款车型在硬件配置上可谓极致,直接搭载了10颗激光雷达,其中包括4颗长距激光雷达和6颗补盲激光雷达,其最短探测距离甚至比一部手机还要短。这样的配置无疑为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向更成熟的方向迈进。不过,如此高密度的硬件布局是否会在成本控制、能耗管理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中带来新的挑战,仍需进一步观察。无论如何,这种大胆的技术尝试无疑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值得期待后续的发展成果。
同时,他们还在量产的L4级的Robotaxi上面,全球首家搭载了红外照相机。至于原因,是因为广汽跟滴滴测试的时候,发觉有一个喝醉酒的人躺在人行道上,但是他的双脚从人行道上伸出来,搭到了机动车道的边上。
在自动驾驶领域,普通激光雷达虽然能够检测到障碍物的存在,但往往难以区分具体是什么类型的物体,比如是一根树枝还是一位行人。然而,当结合了红外摄像技术后,系统便能更精准地判断出这可能是一个生命体,从而触发避障机制。这种能力对于确保Robotaxi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在设计车辆硬件配置时,必须尽可能做到极致,以保障乘客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我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升传感器的综合性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弥补单一设备的局限性,还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被应用于实际场景中,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且安心的出行体验。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有效管理。
同时,他们在电源、传感器、刹车等八大核心操控系统上实施了安全冗余备份方案。
滴滴自动驾驶运营副总裁王玥还强调,现阶段L4自动驾驶的泛化能力同样重要。
而滴滴每天有上百万的出租网约车跑在路上,他们见了各种复杂的路况和交通事故,我们在后台把这款数据打通了,等于说我们把网约车能看到所有的问题和交通事故做了建模,以及在封闭场呈现,我们每个版本的发布或者是硬件和产品设计的调整,都会在线上仿真环境和线下的封闭场去做测试。
我坚信,在面对复杂路况和极端事故的自动驾驶技术积累上,我们无疑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我们的团队已经经历了无数次挑战,这些经验让我们在研发L4级别前装量产车时更加从容不迫。可以说,正是这些宝贵的实战经验,奠定了我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种深厚的技术积淀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实力,更彰显了其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在自动驾驶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上,每一次成功应对复杂情况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而这家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专业态度和创新能力,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相信他们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可靠和便捷的出行体验。
此外,肖勇还提到,这款车型若推出L4级别自动驾驶,将是首款前装量产车型,同时也是由制造厂商——我们与滴滴共同承担高度自动驾驶责任的车型。
根据埃安的规划,这款新车预计在今年底实现量产交付。从明年的开始,它将在广州和北京的部分区域启动示范运营。到2027年,埃安还将推出面向个人消费者的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这一系列计划展现了埃安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雄心壮志,也体现了其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深刻洞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埃安正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这不仅意味着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更反映了行业对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信心。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如广州和北京进行示范运营,能够更好地检验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为后续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技术发展迅速,但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仍需克服诸多挑战,比如法律法规完善、公众接受度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埃安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布局,确保技术能够真正惠及消费者。 总体而言,埃安此次的战略规划值得肯定,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也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了标杆。未来几年内,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希望看到更多企业加入到这场变革之中,共同推动智能交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17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