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免费?博世高管:这将摧毁行业未来
7月28日消息,据麻辣车评报道,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根据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今年1-5月份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7%,乘用车销量增长14%,但整个行业利润却下滑了11.9%。 从当前的行业表现来看,尽管汽车销量和营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势头,但利润的明显下滑反映出行业正面临成本上升、竞争加剧以及市场利润率压缩等多重压力。这种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尤其是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吴永桥表示,在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仅有两家优秀的供应商——华为和宁德时代,在主机厂面前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并能够实现产品溢价。而其他中国零部件企业,包括博世在内,普遍只能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生存,这一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
吴永桥表示,特斯拉在FSD付费模式上的做法,为中国的智能驾驶行业,包括整车厂商和零部件企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他指出,当智能驾驶技术达到极致的性能和体验,能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信心、安全与舒适感时,用户将愿意为此支付高额费用。
特斯拉这套价格非常昂贵,6 万多元。目前中国华为做得非常好,只有华为能够与特斯拉在技术上并驾齐驱,引领市场。
我在此呼吁,在中国汽车智能化产业,我们绝对不能再免费推广到所有车型,智驾平权,不能免费发放的所有车型,一定要收费。
中国所有主机厂和智驾零部件企业必须向优秀的特斯拉和华为学习,高阶智驾必须收费,让用户愿意为高科技付出费用,这是最好的突破方式。否则,如果所有高阶智驾都免费装到所有车型上,会给中国智驾行业带来灾难。
注意到,吴永桥在谈及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收敛与标准化,智能驾驶未来将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成为汽车行业的标准配置。尤其是在国家强化法规监管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内,主机厂可能会逐渐放弃全栈自研的模式。他指出,无论是从技术标准化、人力投入还是资金成本来看,这些投入都不再能为车企带来产品差异化的优势,反而可能成为负担。 从当前行业发展态势看,智能驾驶正逐步从“技术竞赛”转向“生态共建”。企业间的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技术突破,转向如何高效整合资源、优化成本结构。在这种趋势下,主机厂若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全栈自研,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错失与其他技术供应商合作带来的协同效应。因此,未来几年内,部分主机厂选择退出自研,转而采用成熟、稳定的智驾方案,或将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分工深化的自然结果。
吴永桥还称,高阶智驾技术的工程化落地与交付,是汽车行业发展史上最为复杂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没有之一。许多企业、主机厂以及供应商在工程交付和大规模量产阶段遭遇瓶颈,导致项目无法顺利推进甚至最终失败。这一过程远比展示PPT要艰难得多,需要经历无数次的调试、优化与验证,往往要“脱几层皮”。因此,工程化交付与落地,是决定智能驾驶能否真正走向未来最关键的因素,而非单纯的技术本身。 在我看来,当前智能驾驶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稳定、可靠地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只有实现高效的工程化交付,才能让智能驾驶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真正发挥其价值。这不仅是技术能力的体现,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考验。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专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