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风云榜:赛力斯领跑毛利率,小米强势崛起的背后密码
6月5日消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持续升级,对此,工信部以及《人民日报》相继发声,呼吁减少这种过度竞争的行为。
尽管当前车市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但值得一提的是,凭借问界的强势崛起,赛力斯在新势力车企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毛利率优势。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竞争力,也进一步证明了其战略调整与市场布局的成功。在行业普遍面临成本压力的情况下,赛力斯能够脱颖而出,无疑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让我们看到,只有持续创新和精准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这也提醒其他企业,价格战虽能短期内吸引消费者,但长期发展仍需依赖技术和品质的提升。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其实就是整合车企财报的结果)显示,赛力斯凭借27.62%的整体毛利率继续领跑行业,这一数字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提升了1.2个百分点。
作为五界中的首界,背靠华为的赛力斯确实做到了逆袭。M8、M9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直接拉动毛利结构优化。财报显示,赛力斯研发费用占比仅3.8%,成本控制能力显著。
紧接其后的是小米,该公司此前公布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3.2%,这一数据超过了比亚迪、理想等传统领先企业。
理想、极氪、特斯拉、零跑、小鹏和蔚来位列其中,其毛利率分别为19.8%、16.5%、16.3%、14.9%、10.5%和10.2%。
随着YU7的正式上市,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布局再次迈出重要一步。从当前市场反馈来看,YU7的定价高于SU7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预计其售价可能冲击30至40万元区间。这一价格定位不仅体现了小米对自身技术实力的信心,也表明了其向更高利润空间迈进的决心。在我看来,YU7的推出不仅是产品升级那么简单,更是小米品牌向上突破的重要尝试。如果能够成功站稳这一价位段,小米的整体毛利率无疑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不过,高定价也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如何平衡成本与品质、满足消费者期待,将是小米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4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