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电池经受1000℃烈火淬炼,安全性能震撼亮相
6月25日,赛力斯集团发布了一段“央视新闻《顶级实验室》走进赛力斯”的直播片段,视频中展示了问界M9汽车动力电池在700至1000℃高温下持续燃烧150秒的测试过程,结果显示电池未发生起火或爆炸。
据介绍,问界M9汽车在电池包的隔热设计上采用了多项技术手段,以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电池包底部与水冷板之间使用了导热系数较低的隔热材料,有效减少热量传导;在电池包顶部则采用了耐高温云母材料,进一步增强隔热效果。同时,在电芯与边梁、电池包上盖之间设置了合理的间隙,形成空气隔热层,有助于延缓外部温度对电池内部的影响。此外,电芯之间还配置了航空级的隔热气凝胶,电池包的顶部和侧端也配备了耐高温的陶瓷复合带。官方表示,这些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电池包的热管理能力,增强整车的安全性能。 从技术角度来看,问界M9在电池包的隔热防护方面体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兼顾了散热与隔热的需求。这种多层级、多材料的隔热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多保障。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发展,类似的技术创新将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衡量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昨日报道,赛力斯昨日发布的一段视频展示了其EOL下线自动化测试系统。据介绍,该系统能够使问界M9车辆进行重复性的循环操作,90分钟内可完成数十项高频检测,并能准确识别存在故障的车辆。此外,问界M9的车门具备防撞功能,前后方配备了雷达,遇到障碍物时可自动进行避让。
另外,工信部于今年4月发布的新修订的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7月正式实施。此次修订在单体测试项目中新增了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要求,在电池包或系统测试方面则增加了热扩散和底部撞击的相关内容。其中,热扩散测试的要求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且烟气不得对乘员造成伤害”。 这一标准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随着技术发展,行业对电池安全的考量更加全面和严格。特别是在热失控问题上,新标准不仅强调预防,更注重对乘客的保护,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1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