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新规出台,无人驾驶责任界定助力交通安全
科技快讯中文网
12月30日消息,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今日发布《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明确了无人驾驶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
条例指出,智能网联汽车若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当车辆配备驾驶人或随车安全员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对驾驶人或随车安全员进行处理;若车辆未配备驾驶人或随车安全员,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对车辆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进行处理。这一规定于2024年12月生效。
在2024年12月,当不配备驾驶人或随车安全员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车辆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立即采取停车措施,迅速报警,并派人到现场进行处置。这种情况下,确保所有人的安全应该是首要任务。此外,这不仅要求车主或管理者具备相应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也需要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以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也能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与有序。 这一规定强调了事故发生后的应对措施,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推广无人驾驶技术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和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运行,让公众对其抱有信心。
对于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
此外,条例指出,若智能网联汽车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事故责任认定。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害时,若依法应由智能网联汽车一方承担责任,则由该车辆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在履行赔偿责任后,有权依法向负有责任的相关主体进行追偿。如已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则按相关规定执行。 (2024年12月)
智能网联汽车中的车载设备、路侧设备以及监管平台所记录的车辆运行状态和周边环境的客观信息,在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核实无误后,可以作为认定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责任的依据。这一规定自2024年12月起生效。
本条例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73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