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青口盐场:光伏渔光互补,打造绿色能源新地标
1月5日,据“中国能建”发布的消息,中国能建江苏院负责EPC总承包的三峡青口盐场4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复合”项目已成功完成首批并网工作。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国家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该项目的成功并网,将为当地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这种“渔光互补”的模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这样的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也表明了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通过结合渔业与光伏发电,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该项目坐落于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口盐场,占地总面积约为7600亩。工程建设规模为交流侧450兆瓦,直流侧540兆瓦,并计划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配套储能容量为45兆瓦/90兆瓦时。
本项目巧妙地融合了渔业与光伏产业,开创了渔光一体化的新型综合开发模式,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养鱼”的绿色生态循环。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拓宽了能源开发的边界,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创新性地应用了三索结构柔性光伏支架技术。该设计凭借其高净空和大跨度的优势,最大程度地保护了鱼塘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了对渔业生产的干扰,显著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同时实现了发电量与长期经济效益之间的良好平衡。
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将高达6.78亿千瓦时,这一清洁能源足以供应2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还将助力减少标准煤消耗约20.5万吨,从而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为环境保护和碳中和目标作出了显著贡献。这样的成果不仅彰显了清洁能源项目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项目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50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