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制定7项新能源汽车标准,打造全球绿色交通风暴
1月24日,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消息,国际标准化组织近期批准了由中国牵头的7项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标准项目立项。这些项目涵盖了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燃料电池以及换电技术等四个重要方面,并且还成立了燃料电池汽车和换电车辆两个工作组,由中国专家担任召集人。 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技术积累,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通过主导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不仅能够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促进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规范,为实现绿色可持续交通做出重要贡献。
在整车标准方面,安全性与动力性是评估电动汽车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于统一评测方法和提升车辆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新立项了两项修订标准,《电动道路车辆安全要求第4部分:碰撞后电安全》(ISO/AWI6469-4,中日联合牵头)以及《电动道路车辆道路运行特性第1部分:乘用车和轻型货车》(ISO/AWI8715-1)。其中ISO/AWI6469-4将根据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电动车碰撞后的电压降低及电能释放要求进行修订,以帮助规范车辆安全并增强被动保护能力;ISO/AWI8715-1则主要调整轻型电动车的加速性能、最高速度、爬坡能力等测试的试验条件、负载质量和测试方法,以推动建立统一的电动车动力性测试方法。
在动力电池标准方面,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此次新立项的《电动道路车辆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测试》(ISO/AWITS25344-1)以及《电动道路车辆动力电池包及系统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第2部分:液冷/热系统》(ISO/AWITR25344-2),旨在确立全球统一的电动道路车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评价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评估水平,还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增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信心。 这些新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关注和投入正在逐步加深。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不仅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还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控制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此外,这也将有助于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在燃料电池标准方面,燃料电池系统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部件,由燃料电池堆与辅助系统组成,其中空气压缩机和氢气循环泵作为辅助系统的重要零部件,是维持燃料电池电堆正常运转的关键。此次新立项的《燃料电池道路车辆燃料电池系统空气压缩机》(ISO/AWI25356)及《燃料电池道路车辆燃料电池系统氢气循环泵》(ISO/AWI25361)两项标准,将明确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空气压缩机与氢气循环泵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这不仅有助于引导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还能推动整个产业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两项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标准,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指南,有助于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在换电标准领域,换电作为一种电动汽车高效补能的新技术路径,能够实现车辆的快速补能。新批准立项的《电动道路车辆换电电动汽车》(ISO/AWITR25656)标准,将全面规范换电电动汽车的组件构成、换电部件的功能性能、专业术语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应用实例等内容。此举有助于普及换电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1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