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揭秘行业变革者的王牌与挑战
比亚迪一亮相便放出“王炸”,其高级智能驾驶系统打破了7万元的价格壁垒,引起了市场轰动。2024年,比亚迪共售出427万辆汽车,销售成绩遥遥领先。
尽管“霸主也有软肋”,比亚迪在保险业务方面也遭遇了年度亏损的局面。
近日,比亚迪财险发布了其2024年的业绩报告,该公司在2024年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1亿元,但出现了1.69亿元的亏损。
尽管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但其亏损也在不断扩大,四季度更是亏损了0.81亿元,几乎占到全年亏损的一半。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因为即使公司在扩展业务,盈利能力却没有相应提升。这可能表明公司在市场扩张方面遇到了挑战,需要重新审视其商业模式和成本控制策略,以期在未来实现盈利增长。
此前,外界普遍认为,作为领军企业,比亚迪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和技术等领域的深度掌控,以及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能够比同行业提供更优质的定制车险产品,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2024年,比亚迪财险在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赔付率这两项重要指标上,仍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保险业务不成熟”等相关言论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
一年亏损过亿,用户吐槽“不成熟”
比亚迪财险的前身是易安财险,最早于2016年2月6日获得批准开业。2023年5月,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易安财险的全部股权,并于2023年5月12日正式更名为比亚迪财险。2024年5月6日,比亚迪财险获准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以及深圳地区开展其保险业务。
作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比亚迪财险的注册资本金同样高达40亿元。公司董事长周亚琳曾在比亚迪集团总部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要职,因此,比亚迪财险无疑是比亚迪在保险领域的“亲儿子”。
比亚迪财险自2024年5月正式开展业务以来,业务扩展迅速。据了解,其新能源车险自启动以来不到一个月,保费即实现快速增长。第二季度实现车险签单保费0.67亿元,第三季度车险签单保费增至4.85亿元,第四季度则达到了8.43亿元,全年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1亿元。
但是,在比亚迪扩展其财险业务的过程中,一些关键指标显得不太理想。
一方面,2024年,比亚迪财险总计亏损超过1.69亿元,其中第四季度亏损达0.81亿元,几乎占到全年亏损的一半。此外,该年度其综合成本率高达308.81%,综合赔付率也达到了233.92%,这些数据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多数保险公司的两项指标分别在100%、70%上下,比如人保财险,其2024年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6.4%,机动车辆险综合赔付率为71.2%。
在用户端,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比亚迪财险也未能获得良好的口碑。有用户反映,比亚迪财险的官方客服不够专业,保费相较于其他平台更高,而且理赔后的赔付速度较慢。一位海鸥车主表示:“比亚迪售后不推荐购买比亚迪财险,认为与其他保险公司相比,比亚迪财险还不够成熟。”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July
新浪科技在2024年针对比亚迪财险的亏损问题以及用户反馈的不满进行了电话采访,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任何官方回应。 这一情况反映出当前市场对于新兴财险公司的运营状况高度关注。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涉足保险业务本应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目前看来,比亚迪财险似乎面临一些挑战。用户的持续吐槽和官方的沉默不语不仅暴露了公司在服务和管理上的不足,也可能影响其品牌声誉。希望比亚迪财险能够尽快给出明确答复,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恢复公众的信心。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作为新进入者,比亚迪财险需在系统建设、人才招聘、渠道拓展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尽管背靠比亚迪,但要将车辆数据转化为精准的定价和风险控制模型仍需时间,影响赔付率的控制。
保费高于燃油车,新能源普遍“投保难”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用户在购买汽车保险时遇到的保费增加、投保困难等问题屡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比亚迪面临的问题也愈发严峻,亟待行业共同克服。
据报道,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63%。即使在排除了车龄等其他因素后,新能源汽车的新车保费仍然比燃油车新车高出约10%。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尽管新能源汽车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其保险费用相对较高,这可能会成为潜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保险公司应进一步研究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特征,以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调整费率结构,使之更加合理,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则出现亏损。根据1月24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车险赔付信息,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保险业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尚未考虑财险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费用成本)的高赔付车系有137个。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较高的维修费用和零部件替换费用,加上电池老化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上升,是造成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出现亏损的主要因素。
针对新能源车在保险行业的相关问题。今年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保险交易所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的公告。其中指出,“车险好投保”平台为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新能源车主可通过平台链接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据悉,“车险好投保”平台已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10:00正式上线,但比亚迪财险并未出现在首批合作名单中。这或许意味着比亚迪财险在某些方面尚未达到该平台的要求,或者有其他未公开的原因导致其未能及时加入。无论如何,这一情况可能会引起消费者对比亚迪财险是否能提供同等优质服务的疑问。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保险公司加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图片来自于上海保险交易所官方公众号
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保费高、投保难,但保险公司却普遍亏损的困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文中指出,整个行业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可以有效降低其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还能优化电池和其他关键部件的设计,从而降低维修频率和费用。 这种技术进步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降低出险率可以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提高市场接受度;另一方面,减少维修成本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使新能源汽车更加具有竞争力。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相关技术的创新,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标准化并鼓励和引导其他企业参与零配件生产来降低维修成本;
三是加强科技应用并实现车企与险企数据共享来提高新能源车险定价的准确性;
四是从长远来看,逐步实现车险费率的完全市场化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趋势。这将使得保险费用更加准确地反映驾驶者的真实风险水平,从而让低风险驾驶员能够享受到更合理的保费折扣,同时也促使高风险驾驶员更加重视安全驾驶行为。这一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保险行业的效率,还能够促进道路安全的整体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市场机制将在车险定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达到保费与风险精准匹配的目标。
财险初入江湖,想赚钱还得等几年?
李文中对新浪科技表示,比亚迪财险目前的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赔付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首先,比亚迪财险所承保的业务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比亚迪自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相对较高。其次,维修成本高昂,但保费却无法完全根据风险进行调整,导致保费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被保险车辆的实际风险水平。
他指出,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常常按照家用汽车来投保,这可能导致风险不匹配。另外,比亚迪财险作为一家新兴公司,在渠道建设、技术研发和团队扩展方面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这进一步提高了其综合费用率。由于缺乏历史数据支持,保费定价难以精确反映风险,导致保费收入不足以覆盖赔付成本。
有业内人士向新浪科技表示,对于刚刚成立并开展车险业务的公司而言,第一年的亏损几乎是在所难免的。
尽管比亚迪财险在2023年成功收购了易安财险,但直至2024年5月,该公司才获得批准,在全国八个省份和地区开展车险业务。目前其业务规模仍然较小,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
同时,当前整个新能源车险行业仍面临出险率高和赔付率高的问题,这也对比亚迪财险的财务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观察,财险公司的平均盈利周期通常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1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