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首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比亚迪、吉利、长安包揽前三,鸿蒙智行惊艳登场,新能源车市格局生变
2月12日消息,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2025年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 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国内乘用车市场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虽然每年年初销量出现季节性波动是正常的,但如此大幅度的下滑还是值得警惕。可能的原因包括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信心不足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等。不过,随着春季的到来,市场需求有望逐步回暖,希望车企能够抓住机遇,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从而提升销量。
1 月份轿车销量 82.6 万辆,同比下降 9.5%,环比下降 28.3%。
1 月份 MPV 销量 7.8 万辆,同比下降 15.5%,环比下降 42.2%。
1 月份 SUV 销量 88.9 万辆,同比下降 14.1%,环比下降 34.0%。
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74.4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0.5%,但环比却下降了42.9%。这一数据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年初的销售情况波动较大。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显著增长,但环比大幅下降可能与季节性因素有关,例如冬季天气影响以及春节假期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销量下滑。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但未来的走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
在车企排名方面,比亚迪汽车稳居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冠军以及整体厂商批发销量榜首,而吉利汽车则位居零售销量首位。
此外,乘联会首次在榜单中纳入了“鸿蒙智行”这一“厂商”,其销量排名恰好位于特斯拉中国之上。
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零售市场的渗透率达到41.5%,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9个百分点。在当月的国内零售市场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60.6%,豪华品牌为20%,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渗透率仅为3%。 这一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正在快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在自主品牌领域,其高渗透率反映了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信心以及新能源技术的认可度。相比之下,主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则显得较为逊色,这可能与其产品线更新速度和技术储备有关。豪华品牌的渗透率虽然不及自主品牌,但也显示出较高的接受度,这或许与消费者愿意为高端技术和环保理念支付额外费用有关。未来,主流合资品牌需要加快转型步伐,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策导向。
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来看,1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为72%,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为2.1%,同比减少2.9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为20.8%,其中小米汽车等品牌的带动使新势力份额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为4.5%,同比减少1.4个百分点。
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达到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这一成绩在乘用车总出口中的占比达到了36.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据了新能源出口总量的66%,而A00级纯电动车型则占到了新能源出口的3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A00级电动车,已成为中国出口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以及上汽等企业在1月表现尤为突出,显示出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这也反映了中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领域的迅速崛起和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比亚迪汽车(66336 辆)
特斯拉中国(29535 辆)
奇瑞汽车(8662 辆)
长安汽车(4404 辆)
东风汽车(3546 辆)
吉利汽车(3495 辆)
上汽通用五菱(3006 辆)
长城汽车(2878 辆)
上汽乘用车(2852 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1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