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电动时代,引领智能未来
科技快讯中文站
比亚迪在成立30周年之际,迎来了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历史性时刻。自2024年7月以来,比亚迪连续三个月稳居全球汽车月销量前三甲,并且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季度收入对特斯拉的超越。作为全球唯一一家在高销量基础上仍能保持高速增长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足迹遍布96个国家和地区。 比亚迪的成功离不开“敢想、敢干、敢坚持”的企业精神。从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到大胆设想将电池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再到不断创新突破,比亚迪完成了从电动化到智能化的华丽转身。回顾比亚迪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三十年前,国内汽车市场几乎被海外品牌垄断,比亚迪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模仿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电池生产线。2000年,深圳葵涌的第一个工业园落成,同年与摩托罗拉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其技术水平。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公司,正式进入汽车行业。随后推出的F3轿车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为比亚迪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亚迪在电动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推出纯电动轿车F3e和搭载铁动力电池ET-Power,以及在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2020年,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技术更是彻底改变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2024年,比亚迪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22.5亿元,同比增长18.9%,净利润达到252.4亿元,同比增长18.1%。尤其在第三季度,比亚迪的营收以2011.25亿元反超特斯拉,标志着国产品牌正在逆流而上。 比亚迪的智能化布局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近年来,比亚迪不断加大对智能化领域的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3.6%,达到333.2亿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在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未来,比亚迪计划在智能化领域至少投入1000亿元,以期实现整车智能的全面覆盖。 比亚迪的整车智能不仅包括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还包括智能底盘和智能动力。例如,比亚迪的璇玑架构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底层支持,天神之眼则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与先进算法提供精准的感知支持。这种全方位的智能化策略将使比亚迪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比亚迪从深圳小作坊成长为全球首个千万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企业,充分展示了其“敢”的精神。随着智能化投入的增加,比亚迪在未来的发展中无疑将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26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