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火电抽汽熔盐储能项目创纪录完成650兆瓦顶峰负荷测试挑战
2月25日消息,据报道,国家能源集团河北公司龙山电厂建设的600兆瓦机组抽汽熔盐储能项目近日成功完成了满容量顶峰试运行,机组顶峰负荷稳定达到650兆瓦,各项运行参数均表现正常。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中国在熔盐储能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项目坐落于河北邯郸,总投资额为3.2亿元,是中国首个应用多源抽汽-配汽调控技术的大型抽汽熔盐储能项目。其主要目标是借助先进技术增强电网调峰能力,优化能源配置,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项目采用熔融盐作为储热媒介,在电网低谷期进行储能,并在电网高峰期释放能量,从而大幅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项目投运后,龙山电厂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兆瓦,顶峰能力提升30-60兆瓦。在机组深度调峰期间,系统可实现边储边放,最大供汽量可达230吨/小时,这不仅提升了电厂的运行效率,也显著增强了其可靠性。这一改进将有助于更好地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能源需求波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表明了龙山电厂在技术创新和优化运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值得肯定。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新型储能技术,火电耦合熔盐储能技术展现了其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显著优势。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火电机组开辟了新的调峰途径,还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一创新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还能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从而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此外,这种技术的应用还能够降低传统火电的运行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测算,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消纳新能源约5.2亿千瓦时,这对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该项目也有力地支持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并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还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项目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能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然而,在推广此类项目的过程中,还需解决诸如技术成本、电网配套等挑战,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广泛适用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创新项目涌现,共同推动我国向更加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迈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0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