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领跑智能驾驶,引领未来汽车科技
3月7日消息,车百智库发布调研报告《特斯拉FSD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详细探讨了FSD的现状,并将其与其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据其介绍,FSD已进入商用落地阶段,2024年3月V12版本正式在北美地区全面推送,特斯拉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率先迈入商用阶段。目前,特斯拉在算力、数据收集、工具开发及算法优化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领先地位。
算力方面,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在云端算力方面达到了35EFLOPS(简称E),这一数值超过了华为车BU(3.3E)、百度极越(2.2E)、蔚来(1.4E)、理想(1.2E)、吉利(0.81E)、长城(0.67E)、小鹏(0.6E)等公司已公布的自建算力总和的三倍以上。
尽管特斯拉不受到芯片法案的影响,并且拥有自主研发AI训练芯片的能力,其算力增长潜力巨大。马斯克表示,到2024年底,算力将提升至100 EFLOPS。
数据方面,截至2024年4月,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凭借其规模优势和低成本硬件预埋策略,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行车数据。目前,特斯拉全球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FSD累计行驶里程达到12.5亿英里(20亿公里),远超华为的2.2亿公里和小鹏XNGP的0.7亿公里。这种数据积累不仅体现了特斯拉的技术实力,也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成就表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拥有显著的数据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也为未来的技术迭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积累只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并结合先进的算法和工程技术,才是决定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技术发展方面,企业级端到端技术正从分段式向一体化转变,而FSD已经实现了规控模块的神经网络化,使得感知与规控模块之间能够实现无损的向量传输,其神经网络化程度更为彻底,大约领先国内1.5年左右。
在落地进展方面,特斯拉于2023年11月向内部员工推送了基于端到端的FSD V12 Beta版本,并于2024年4月向北美用户全面推送。至于国内,除了小鹏汽车、华为和元戎启行宣布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外,其他已公开的端到端量产时间点大多集中在2025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FSD在北美地区以其出色的拟人化驾驶风格,在复杂的车车博弈环境中表现出色。然而,在中国城市环境中,该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处理复杂的人车混行以及不同地区交通标识差异的能力。为了实现符合商用标准的用户体验,特斯拉需要进行大约1到1.5年的本土化调整。在此期间,国内领先的企业有机会通过优化算法和增加本地化训练数据,将产品的拟人化水平提升至与FSD相当的水准。 这一情况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挑战。特斯拉作为行业先锋,其FSD系统虽然在美国表现突出,但在面对中国多样化的交通环境时,仍然需要作出相应的改进。这也表明了在全球推广自动驾驶技术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和适应当地交通规则和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29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