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首次尝试直播带货,揭秘特斯拉创业心路历程
美国总统亲自出马促销,白宫俨然成了特斯拉展厅;特朗普化身首席推销员,为大金主马斯克站台。但他是否能推动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再度上升?
美国总统白宫带货
昨天上午,五辆色彩斑斓、款式各异的特斯拉车辆整齐停放在白宫南草坪上,包括Model S、Model X、Model 3、Model Y以及Cybertruck。这不仅是特斯拉在售车型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美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次高调亮相。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亲自担当解说,耐心地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介绍每一款车型的技术特点与设计理念。 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感慨科技与政治交汇的独特场景。特斯拉作为全球电动车行业的领军者,其创始人马斯克不仅以创新闻名,更善于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公众关注。这次将所有车型带到白宫南草坪,既是对总统的一次产品展示,也象征着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未来交通的重要方向。而特朗普作为传统能源大国的代表人物之一,亲自参与这样的活动,或许也意味着他对于清洁能源转型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无论如何,这场“白宫秀”无疑让特斯拉再次占据了舆论高地,同时也引发了关于环保与技术革新的更多思考。在未来,如何平衡传统工业与新兴科技的发展,或许会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特朗普依旧身着蓝色西服搭配红色领带,而马斯克则以一身酷炫黑亮相:黑色墨镜、黑色MAGA帽子、黑色T恤以及黑色外套。他身旁依然是与加拿大歌手格莱姆斯所生的四岁儿子X,这对父子在几乎所有公开场合都如影随形。
在马斯克的陪同下,特朗普参观了特斯拉的展示区,并对现场的多款车型表示赞赏。他特别提到特斯拉的Cybertruck,称其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当我第一次见到这款车时,就被它的独特造型吸引了,”特朗普说道,“它看起来不像传统的汽车,但这种未来感正是我们需要的。” 我注意到,这次特朗普对Cybertruck的评价不仅体现了他对创新设计的认可,也反映了公众对新能源车的关注点正在从实用性转向个性化与科技感。Cybertruck的设计无疑是大胆且前卫的,它挑战了传统汽车美学,同时也展示了电动车领域的无限可能性。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种突破性的设计或许会成为未来竞争的重要方向。
除了积极为特斯拉站台,特朗普还将近期全美范围内发生的针对特斯拉的暴力袭击事件定性为“国内恐怖主义”,并高度评价特斯拉。“这些暴力行为正在伤害一家优秀的美国企业。马斯克创立了一家卓越的公司,不应因爱国而被追究责任。”
媒体注意到,特朗普手中紧握着一份特斯拉的销售宣传单,这份宣传单详细列出了特斯拉各款车型的价格和亮点,诸如“特斯拉每月仅需299美元即可拥有”以及“全系车型标配自动驾驶功能”。他似乎对这次潜在的推广活动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我认为,特朗普此举反映了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态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不仅向公众传递了特斯拉产品的吸引力,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洁能源汽车的普及。不过,这种行为也引发了关于政治人物参与商业推广是否恰当的讨论,毕竟这可能会模糊公共与私人领域的界限。无论如何,这一举动无疑为特斯拉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度和市场关注度。
白宫副幕僚长丹·斯卡维诺在埃隆·马斯克创建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进行了现场直播,分享了相关活动内容。
说到兴起,特朗普坐进了一辆红色Model S的驾驶座,马斯克随后坐入副驾位置,为总统详细讲解了车辆的功能以及中控屏的操作。
最终,特朗普决定购买这款官网标价7.35万美元的电动车,并开出了全额付款的支票。
这并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试乘特斯拉。去年夏天,美国保守派网红罗斯(Aldin Ross)曾经在佛罗里达向还是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赠送了一辆定制版的CyberTruck,车身上印制了特朗普在遇刺之后高举拳头的照片和“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标志。
那场直播吸引了超过50万网友同时在线观看,双方可谓实现了共赢。特朗普在直播中明确表示,他希望通过与网红合作来吸引更多年轻男性选民的关注。从最终的大选结果来看,这一策略确实帮助他赢得了部分年轻选民的支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之后并未见到特朗普频繁使用那辆CyberTruck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也许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次购买的红色Model S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而非日常出行工具。 我的看法是,尽管特朗普利用社交媒体和新兴科技手段进行竞选宣传的方式值得肯定,但如何将这些形式转化为更深层次的政治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探索。同时,这也反映了现代政治人物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舆论环境和社会需求。
在整场带货活动中,特朗普并未进行特斯拉的试驾。一来是由于白宫前院并不适合充当试驾场地,二来作为国家元首,他也不能在华盛顿特区的街道上亲自驾驶汽车试用,这与特勤局的安全规定不符。
尽管CyberTruck的不锈钢车身号称可以挡子弹,但网红博主的实测中,CyberTruck车身只能挡住9mm及以下口径的子弹,对于大口径手枪和步枪则是爱莫能助。除非马斯克专门为特朗普定制,否则CyberTruck目前不可能成为白宫的出行座驾。
简单介绍下,美国总统的专属座驾由通用汽车按照特勤局的需求进行了深度定制,这款车型也被称作“野兽”。
这款多层复合防弹玻璃的厚度在7.6厘米至13厘米之间,不仅能够有效抵挡手枪和步枪子弹的袭击,甚至对部分穿甲弹也具有出色的防御能力。这种技术的应用无疑为高安全性需求场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尤其是在一些需要特别防护的重要设施中,其价值不言而喻。不过,这样的防弹玻璃虽然性能卓越,但高昂的成本可能会限制其普及范围。希望未来技术进步能让更多人享受到这一安全保障带来的安心与便利。
而车身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20厘米,由钢板、钛合金、陶瓷和其他复合材料制成。这种装甲不仅能防弹,甚至能抵御炸弹或手榴弹的攻击。装甲强化的底盘也可以挡住地雷爆炸。
转变态度支持大金主
有趣的是,特朗普在过去几年一直对电动车持怀疑态度,甚至在去年夏天之前还公开表示不相信电动车的前景。他在去年7月曾直言不讳地批评电动车,“制造成本太高,根本不是未来的方向,没电了怎么办?”他还嘲笑了拜登政府为推广电动车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并声称自己一旦上台,就会废除所有相关的激励措施和补贴政策。
在获得马斯克大力支持之后,特朗普对电动车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表示自己“尊重个人选择,但不应由政府主导推广”。他上台后迅速叫停了拜登政府关于投资建设电动车充电设施的计划,甚至还取消了政府办公大楼内的充电桩。
不过,特朗普政府取消电动车补贴并停止建设公共充电设施,这对马斯克而言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特斯拉是行业唯一可以实现盈利的电动车企,取消补贴只会打击其他电动车品牌,让其他车企减少甚至放弃对电动车的投入。而特斯拉拥有美国最完善的充电网络,并不需要政府兴建充电设施。
特朗普大力推崇美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与拜登政府对马斯克及特斯拉的低调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由于特斯拉一直拒绝在公司内部建立工会,而拜登政府与工会关系密切,因此双方互动较少。2021年,拜登政府举办的电动汽车行业峰会并未邀请特斯拉参加。之后,拜登多次前往底特律支持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电动化转型,但始终未给予特斯拉足够的关注。这一系列事件成为马斯克与民主党关系疏远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这场带货是特朗普给大金主马斯克的回报。
众所周知,去年的大选中,马斯克为特朗普投入了超过2.5亿美元的竞选资金,并充分利用其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X(前身为推特)为其宣传造势。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不仅全力支持特朗普,还与民主党彻底决裂,这与其一贯以来超级富豪“两边下注、灵活摇摆”的传统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马斯克的大笔投资获得了丰厚回报,他被外界视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幕后人物之一,能够轻松带孩子进出白宫,并有机会乘坐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
更为重要的是,特朗普就任之后,任命马斯克负责“政府效率部”(DOGE),凌驾于美国联邦政府之上,进行预算和人员的大幅削减。
然而,与特朗普政府高度绑定,也给马斯克带来了麻烦。他的“政府效率部”大举削减各个政府部门预算,并且进行大规模裁员。削减预算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在医疗、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投入与补助,触动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DOGE已在美联邦政府成功削减了大约10万个工作岗位。此次裁员主要采取买断和解雇的形式,涵盖了多个联邦部门与机构。此外,DOGE方面还透露,未来或将再裁撤约30万个联邦职位,这意味着累计可能会有近100万人失去工作,其中包括联邦雇员及相关承包商。
特斯拉全美遭抗议冲击
可想而知,失去工作的政府雇员和丧失福利的普通民众,都将矛头指向了马斯克。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计划推行的减税法案让马斯克这样的超级富豪成为最大赢家,这进一步激化了公众的不满情绪。然而,这些愤怒的民众似乎只能将怨气发泄在特斯拉身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领袖,他们所做的每一项决定都可能引发社会的连锁反应。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掌舵人,在享受成功带来的荣誉与财富的同时,也难免成为公众情绪宣泄的目标。但值得深思的是,这种单一化的指责是否真正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政府削减开支导致员工失业,而税收政策又让富人更富,这些问题显然不是特斯拉或马斯克个人能够解决的。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缓解社会矛盾才是当务之急。
近期,几乎每个州都爆发了针对马斯克暴力裁员行为的抗议活动,而特斯拉的门店往往成为这些抗议的焦点。尽管有荷枪实弹的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整体局势仍处于可控状态,不过在纽约,还是有几位抗议者因冲入特斯拉门店而被警方逮捕。 这一系列抗议活动反映了员工对当前裁员潮的强烈不满。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其大规模裁员不仅影响了员工个人生活,也引发了公众对企业文化的质疑。尤其是马斯克一贯强调的企业文化一向以强硬著称,这种裁员方式更显得缺乏人性化。尽管如此,我们也能看到执法部门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努力,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然而,如何平衡企业发展与员工权益,依然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希望未来各方能通过对话找到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除了常规的抗议活动,砸店、枪击、纵火等暴力破坏行为也时有发生。自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的一个半月时间内,美国多地已发生十多起针对特斯拉门店及超级充电站的严重恶意攻击事件。
从西海岸的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到中部的科罗拉多州,再到东海岸的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多地出现特斯拉门店被破坏、车辆被喷漆,以及充电站电缆被切断甚至遭遇纵火的情况。
就在本周一,近日,美国西雅图的两家特斯拉维护交付中心遭遇了严重的恶意破坏事件。其中一家交付中心内停放的多辆特斯拉惨遭纵火焚烧,车辆几乎完全损毁;而在另一家中心内,所有的特斯拉车辆则被用红漆喷上了令人震惊的纳粹标志。 这一事件不仅对特斯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暴露了一些人对于特定品牌或技术的极端敌意。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其技术创新和环保理念一直受到广泛认可。然而,这种极端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的基本道德底线,也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和社会和谐。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这种破坏行为都不应被容忍。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查明真相,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理性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特斯拉车主在美国大城市的处境愈发艰难。如今,在街头驾驶特斯拉不仅容易招致他人的愤怒手势和言语侮辱,甚至还会面临车辆被破坏的情况,比如车窗被砸、车身被涂写纳粹标志,甚至遭遇纵火事件。此外,部分车主还收到带有明显威胁性质的传单,敦促他们尽快处理掉自己的特斯拉。
讽刺的是,现在的美国特斯拉车主不仅会给自己车身贴上“我是在马斯克发疯之前买的车”,“我也反对马斯克”这样的贴纸,表明自己和马斯克划清界限,他们甚至开始拆掉特斯拉车标,把自己的车伪装成奥迪、本田等燃油车型。
马斯克再政治下注1亿美元
本周一,特斯拉股价暴跌了15%。显然,马斯克对这种局面感到焦虑。在他看来,目前针对特斯拉的抗议与破坏,这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自发反抗,而是一场由民主党资助的攻击。本周一,马斯克公开指责民主党最主要的捐助者、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出钱资助暴徒冲击特斯拉门店。
霍夫曼直接回应称:“这又是埃隆对我提出的不实指责。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从未资助过任何针对特斯拉的抗议活动。我始终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然而,目前可以观察到的是,美国社会对他的不满情绪正在加剧。与其深入反思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人们似乎更倾向于通过指责他人来宣泄这种愤怒。” 在我看来,这场争论不仅反映了两位企业家之间复杂的矛盾,也揭示了公众对于企业领袖行为规范的更高期待。无论是企业的经营策略还是个人的公共形象管理,都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希望双方能够以更加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互相指责之中。毕竟,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而非在舆论场上争一时之短长。
马斯克则回复道:“描述你最喜欢的岛屿度假经历。”显然,他又一次暗示霍夫曼曾经去过臭名昭著的性侵犯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的私人岛屿。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曾在PayPal共同创业,都是联合创始人。霍夫曼曾经担任COO,而马斯克一度担任CEO,直到被彼得·蒂尔(Peter Thiel)踢出局。但现在因为政治立场,两人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
特朗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力挺马斯克,并决定亲自带货特斯拉的。他周一在自己的社交平台Truth上表示,抵制马斯克电动车公司是“一群激进的左翼疯子”,并承诺“我要买一辆全新的特斯拉”。
当然,马斯克并未让特朗普的宣传无回报。他宣布将向特朗普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捐赠1亿美元,以助力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保持多数席位。这表明马斯克的利益已与特朗普政府深度关联,未来选举中他势必将持续押注共和党以稳固其地位。
在特朗普亲自带货之后,特斯拉的股价出现了反弹,周三更是收盘大涨8%。不过较之去年12月中旬的历史高点480美元,目前的股价已经几乎腰斩到248美元,完全回吐了特朗普当选之后带来的涨幅,市值也从1.6万亿美元急剧缩水到不足8000亿美元。
近期,连特斯拉董事会成员也开始纷纷抛售公司股票。继马斯克的弟弟金巴尔·马斯克(Kimbal Musk)和特斯拉首席财务官蒂埃里·加尔瓦尼(Thierry Balveni)相继减持套现之后,本周特斯拉董事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也出售了价值约1300万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套现最狠的还是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罗宾·丹霍尔姆(Robyn Denholm)。她在上周抛售了价值3300万美元的特斯拉股票,过去三个月累计抛售套现了超过1亿美元。看起来,这些特斯拉内部人士也不看好未来的增长空间,急于落袋为安。
产能易翻倍但销量难增长
投资者不仅对特斯拉在美国的处境感到担忧,还对其在全球市场的困境表示关注。由于马斯克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并频繁与欧洲多国领导人产生摩擦,特斯拉在欧洲的销售业绩已出现大幅下滑。今年1月,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45%,而同期整个电动车市场的销量则增长了37%。其中,在特斯拉于欧洲最大的单一市场德国,1月销量下降了45%,2月更是暴跌70%。
欧洲以外市场的销量也在下滑。澳大利亚2月份特斯拉销量同比下降超70%。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2月份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49%,创下了2022年7月以来的最低交付。这更加剧了投资者对特斯拉的担忧情绪。
2024年,中国成为特斯拉唯一实现销量增长的市场,其销量占比达到了四成。尽管马斯克的个人形象并未显著影响中国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依然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等本土品牌的崛起尤为迅猛。例如,比亚迪上个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61%,达到了31.8万辆。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比亚迪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上的强劲实力,也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活力与潜力。对于特斯拉而言,如何应对这种快速变化的竞争格局,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之一。同时,这也表明,即便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特斯拉仍需不断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和节奏,才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得到了总统力挺和白宫带货,马斯克也踌躇满志宣布,特斯拉计划未来两年将美国工厂产量提升一倍。
特斯拉目前在美国的年产能大约为100万辆,其中超过六成的产量来自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弗里蒙特工厂的高效运营,也彰显了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马斯克正积极推动德州奥斯汀工厂的扩建计划,旨在进一步扩大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特斯拉正在通过多点布局来巩固其行业优势,这种战略无疑会为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增添更多筹码。不过,如何平衡各工厂之间的生产效率与资源分配,将是特斯拉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特斯拉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生产端,而是销量的持续下滑。数据显示,特斯拉在2024年的全球总销量为179万辆,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而其美国市场的销量则更为低迷,同比下滑了5.5%。如果马斯克计划将特斯拉位于美国的工厂产能翻一番,达到每年200万辆的规模,那么这显然需要美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实现显著增长作为支撑。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中国与欧洲市场的销量主要依赖于上海工厂的供应,而在本土市场,如何提振需求成为关键。 在我看来,特斯拉当前的困境不仅仅是产能规划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特斯拉的优势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价格敏感性增加和品牌形象的调整也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此,除了扩大产能外,特斯拉还需要从产品创新、价格策略和服务体验等方面入手,重新激发市场的热情。否则,即便工厂产能大幅提升,也难以避免库存积压的风险。未来,特斯拉能否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直接影响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
当然,特朗普若想通过强化执法来遏制针对特斯拉门店的暴力事件,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秩序,但民众在门店外表达不满的抗议活动,却并非法律手段所能轻易消解。尤其是当这些抗议源于对马斯克本人的不满时,其根源更难被彻底根除。至于特朗普亲自为特斯拉“站台”,能否有效推动销量增长,仍是一个充满疑问的话题。尽管特朗普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但他的支持者是否会因此转向购买电动车,尚需市场验证。 在我看来,特朗普此举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试图彰显对企业和经济的支持,但这未必能真正解决特斯拉面临的公众争议或市场挑战。同时,这也折射出当前社会分化与对立的复杂局面: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而言,赢得民心都远比获得短期的政治背书更具长远意义。而特斯拉作为行业先锋,如何平衡商业扩张与舆论压力,恐怕才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周一在福克斯电视台的一次采访中,马斯克被问及当前是如何管理旗下众多公司的。
在同一天,近日,X平台再次成为网络黑客大规模攻击的目标。“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位全球首富回应道。他的脸上掠过一丝苦笑,接着深深叹了一口气,似乎在思索如何应对这一复杂局面。 在我看来,这次事件不仅暴露了X平台在网络安全防护上的短板,同时也提醒我们,即便是科技巨头,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建设。毕竟,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希望相关企业能够以此为契机,投入更多资源和技术力量,为用户构建更加坚固的安全屏障。同时,也希望监管机构能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督力度,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5175秒